病证名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上胞下垂。详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胆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扁担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溃疡之一种,指外痈成脓溃破后久不愈者。治疗参见外痈,溃疡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猪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天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子益条。
见清·汪嘉谟《胎产辑萃》。即打胎。
【介绍】:南宋人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拾遗候用深灵玄录》5卷,佚。
指病证与面部色泽相克。是古人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,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,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。病色相克,一般属逆证。例如麻疹一类热性病人(病证属火)而见面白(白属金),根据火克金的关系,称为“病克色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