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医悟

医悟

综合性医书。12卷。清·马冠群撰于1893年。本书荟辑《内经》及历代医书结合个人经验整理而成。内容分述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杂病伤寒、妇科、外科病证治,集方等类。作者对所引古典医籍的有关论述有所改正。于外科证治杂方中,颇多家传方及自制验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颈项强痛

    证名。指颈项肌肉筋脉牵强引痛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常可与项强、项痛、颈肿并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颈项病源流》:“颈项强痛,肝肾膀胱病也。三经感受风寒湿邪,则项强。风热胜,宜加味小柴胡汤;湿胜,宜加味逍

  • 瞳神不正

    证名。即瞳神欹侧。详该条。

  • 辨证求因

    以各种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,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,找出其病因病机。如眩晕、震颤、抽搐等症状,多属于风,病变在肝;狂躁、神昏等症状,多属于火,病变在心包等。

  • 田螺疱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多由脾经湿热下注,外寒闭塞;或热足涉水,湿冷之气郁滞而成。多生足蹠,初起黄泡或紫白泡,形如豆粒,胀闷硬痛,皮厚难破,甚则足背浮肿,身发寒热。外治用王不留行30克,明矾9克,煎

  • 合明草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合萌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荠

    出《尔雅》。为菥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脏腑相合

    指脏与腑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影响。人体脏与腑的配合,体现了阴阳、表里相输相应的关系。脏的经脉连于腑,腑的经脉络于脏,彼此经气相通,互相作用;脏行气于腑,腑输精于脏,病变时又互相影响,互相传变。《灵枢·本脏

  • 狗铃草

    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农吉利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肾虚耳聋

    耳聋的一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一十四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六:“夫肾为足少阴之经,内藏精而气通于耳,耳宗脉之所聚也。若精调和,则肾脏强盛,耳闻五音。若劳伤血气,气兼受风邪,损于肾脏,而精脱,精脱者则

  • 始膏

    古代对妊娠二月胚胎之称。北齐·徐之才《逐月养胎方》:“妊娠二月名始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