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寒

内寒

阳气虚弱,脏腑功能衰退而引起水液运化障碍、浊阴潴留的病证。阳虚阴盛,“阴盛则内寒”(《素问·调经论》)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病水液,澄澈清冷,皆属于寒。”脾主运化水湿,肾主水液调节,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,故本证实由脾肾阳虚所致。临床表现为吐泻、腹痛手足逆冷,或水肿痰饮等。本证患者之痰涎涕唾及小便,多以澄澈清冷或大便稀薄为特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误吞水蛭

    见《口齿类要》。水蛭即蚂蝗。误吞蚂蝗,急食蜂蜜以治之。

  • 王冰鉴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文洁条。

  • 天鹅抱蛋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肾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红炉点雪

    痨瘵(结核病)治疗专书。又名《痰火点雪》。4卷。明·龚居中撰。刊于1630年。书中以肺肾阴亏,心肝火炽为痨瘵的病因、病理;以滋肾清肺,柔肝降火为主治原则。卷1~2主论痨瘵(痰火)的各种主证和兼证治疗;

  • 续素问钞

    见读素问钞条。

  • 鼻通

    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常用新医疗法手册》。即上迎香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外吹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即乳痈。旧说因儿吮乳熟睡,鼻孔凉气袭入乳房,与热乳凝结而成。实则由于吮乳熟睡致伤或咬伤乳头而感染生痈。详乳痈条。

  • 病证名。①指因饮食水谷误入气管致肌肉痉挛而引起。例如呛逆、呛食……等。②称受有害气体刺激致气逆而咳嗽者为呛。

  • 弹石脉

    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沉实之极,如用指弹石的感觉。

  • 食饱咳

    病名。指饱食后发咳嗽。多因脾胃虚弱所致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食饱咳,每一食饱则发咳嗽,此脾胃虚寒也。宜用《千金》温脾汤。若咽中痛而声鸣者,加干姜一两。”参见咳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