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唇
病名。即兔缺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兔缺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清·不著撰人《外科集要论法》。即调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胡椒药材之一种,详胡椒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炉甘石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地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方书。四卷。朝鲜族李济马撰于1894年。载医论625条,方剂113首。着重论述人与自然界、社会的关系。太少阴阳四象的辨证论治、精神心理因素对脏器、疾病和健康的影响。创立了四象治疗和预防医学,成为现代朝
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风寒客于人,使人毫毛毕直,皮肤闭而为热。”临床表现为恶寒重,发热轻,头痛,身痛,鼻塞流涕,舌苔薄白,脉浮紧等。治以祛风散寒为主。
【生卒】:1351~1424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名武生。江苏句容人。家中几代当医官。他继承家学,曾任太医院御医、院判等官职。在医学上,遵崇李杲、朱震亨学说,治病不拘守古方,而求病本,疗效较好。著有《治
【介绍】:见许豫和条。
证名。清·陈士铎《石室秘籙》:“视各物倒置,人又无病。”参见目妄见、视惑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