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和大夫
宋代医官职称。官阶从六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官阶从六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水泻的古称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又称泄注、注下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四:“腹胀下利,有如注水之状,谓之注泄,世名水泻。”详水泻条。
见周氏医学丛书条。
病名。①即脑鸣。见《医学纲目·头风痛》。详该条。②指喉癣经久失治,霉烂起腐,旁生小孔如蚁蛀蚀。预后多不良(《中医临证备要》)。③指咽喉病伴有鼻部糜烂者。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七:“咽喉内生疮鼻孔俱烂,此名
颊下曲骨处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巨屈者,膝膑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巨屈者,颊下曲骨也。”即认为巨屈的异常可以反映膝膑部位的病证。
见伤寒类证活人书括条。
出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为高良姜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戈维城条。
臂的外侧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臂骨空在臂阳,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。”
出《中藏经》。为胡颓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洪炜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