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论辨证广注

伤寒论辨证广注

书名。14卷。清·汪琥撰于1680年。汪氏根据《素问》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”的理论,析取《伤寒论》六经脉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,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辩注。在治法上,不泥守仲景成方,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作为辅翼。汪氏纂注《伤寒论例》,图注手足阴阳六经经脉,并附热病针刺法穴位图说等。作者复撰《中寒论辨证广注》,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体例悉遵前书,逐条辩注《伤寒论》中可属真寒证的原文。汪氏以邪之传经者为热病,直中者为寒证,治疗时二者不宜混淆。故将仲景《伤寒论》析分为二,在编法上别开生而,对于读者学习和研究《伤寒论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病名。聋者,“无闻也”(《说文》)。“笼也,如在蒙笼之内不可察也”(《释名》)。“耳不听五声之和曰聋”(《康熙字典》引《左传僖二十六》)。参见聋聩条。

  • 口斜僻

    证名。小儿中风口斜僻,是风邪入于颌之脉络所致,见于面神经麻痹。治宜疏风舒筋,用防风散内服;外用蓖麻子、樗根皮、栝蒌瓤研末,以大麦面作饼,上掺药末,左患贴右,右患贴左(《太平圣惠方》)。针刺地仓透颊车

  • 遗热

    指热病邪热未尽,或因食、因劳而复发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诸遗者,热甚而强食之,故有所遗也。”《伤寒全生集·劳复》:“病新瘥后,血气未平复,余热未尽。……若劳动再发,为劳复。血气尚虚,但当安卧守静以养血气

  • 余子敬

    【介绍】:见余士冕条。

  • 汉医讲义录

    即《汉方医学指南》。详该条。

  • 粪脚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地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积热便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指因肠胃积热,热迫络损导致的大便下血。与热毒下血相类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:“有肠胃积热,及因酒毒下血,腹痛作渴,脉弦数者,宜黄连丸,酒蒸黄连丸。”又:“有实热

  • 乌金藤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老鼠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客色

    正色之一。详该条。

  • 偷针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。即针眼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视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,以针刺破,眼时即瘥,故名偷针,实解太阳经结热也。”详针眼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