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心镜

猜你喜欢

  • 痰火耳鸣

    耳鸣的一种。《证治准绳·耳》:“此是痰火上升,郁于耳中而为鸣。”《明医杂著》卷三:“大抵此症,多先有痰火在上,又感恼怒而得,怒则气上,少阳之火客于耳也。”证见两耳蝉鸣,有时闭塞如聋,胸闷,痰多口苦,二

  • 粉花疮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多因风热郁肺不得疏泄,或腠理不密,汗出受风而发。女性多见,好发于面部,灼热潮红,起疹如粟,累累而生,时痛时痒,反复发作。治宜清热疏风,解毒止痒,内服枇杷清肺饮,外用颠倒散水调

  • 产后恶血入脾

    病证名。指产后由于瘀血入于脾经,出现哕恶不食的症候。吴悔菴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:“产后食伤而呕,血亦随气上逆,入于脾胃,故哕恶不食,宜服抵圣汤治之(人参、半夏、陈皮、泽兰、赤芍、炙草、生姜)。”

  • 张德达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仲华条。

  • 鸟不踏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虎刺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椒饼灸

    隔饼灸之一。用胡椒末和面粉等量,调制成3毫米厚的薄饼,中央按成凹陷,放入药末(丁香、肉桂、麝香等分)少许,上置艾炷施灸。适用于风湿痹痛,肌肤麻木等症。

  • 痰湿月经过少

    病证名。多因素体肥胖,躯脂过盛,或嗜食厚味,痰湿内生,躯脂湿痰壅阻经隧,以致冲任血行涩滞。症见月经过少,色淡质稀,或兼见白带量多,面色白,头晕心悸,下肢轻度浮肿等。治宜健脾燥湿化痰。方用苍附导痰丸,或

  • 古今医统大全

    综合性医书。又名《古今医统》。100卷。明·徐春甫辑于1556年。本书辑录明以前的历代医书及经史百家有关医药资料,分类编写而成。其中包括历代医家传略、《内经》要旨、各家医论、脉候、运气、经穴、针灸、临

  • 摆子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精血之海

    指命门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命门为精血之海。”命门藏元阴元阳,为化生精血之本原,故称其为精血之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