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人黄

人黄
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面青掩口,恶闻人声,或似颠狂,此是人黄。”治宜灸烙法,内服赤箭散。参黄疸有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州僧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僧人。与苏东坡交往,通晓炼丹术。

  • 血鼓

    一名单腹胀。鼓胀之一。《石室秘录·内伤门》:“血臌之症,其由来渐矣。或跌闪而瘀血不散,或忧郁而血结不行,或风邪而血蓄不发,遂至因循时日,留在腹中,致成血臌。”《血证论·血臌》:“血臌之证,胁满,小腹胀

  • 水罐

    火罐放入水(放在药液中者称药罐)中煮沸应用,故名。使用时,将罐子颠倒用镊子挟出,用折迭毛巾紧扪罐口,吸去水液,趁热吸附于穴位或病痛局部皮表。参见水罐法条。

  • 朝夕

    ①早晚。②通潮汐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。”

  • 闭门草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旺胆消酒汤

    《辨证录》卷七方。柞木枝、栀子、桑白皮、茯苓各三钱,白芍药一两,竹叶一百片,泽泻二钱。水煎服。治酒疸,心中时时懊憹,热不能食,尝欲呕吐,胸腹作满。

  • 托法

    ①疮疡内托法之简称。见该条。②推拿手法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·养性》。用两手或一手将患处托起,有消肿散积作用,如托腹法。参见颠簸法。

  • 腹皮痛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任脉之别,名曰尾翳,下鸠尾,散于腹,实则腹皮痛……。”马莳注:“邪气有余,则腹皮必痛。”参见腹痛条。

  • 薏苡仁酒法

    《类证活人书》卷十八方。薏苡仁、牛膝各二两,海桐皮、五加皮、炒枳壳、独活、防风、杜仲(姜汁炙)各一两,白术半两,干地黄二两半。为粗末,入绢袋内,用好酒五升浸,春、夏、秋、冬各十四天,夏月分作数剂,分别

  • 羊不挨

    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火秧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