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人迎

人迎

经穴名。代号ST9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天五会五会。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少阳之会。位于颈部,喉结旁开1.5寸,胸锁乳突肌的前缘,当颈总动脉处。布有颈皮神经及面神经颈支,深层为动脉球,最深层为交感干,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;有甲状腺上动脉,当颈内、外动脉的分歧处。主治咽喉肿痛咯血喘息瘰疬瘿气,以及高血压等。直刺斜刺0.3~0.5寸,避开颈动脉(图6)。②切脉部位名。①指喉节两旁颈动脉搏动的部位,亦称人迎脉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颈侧之动脉人迎,人迎,足阳明也,在婴筋之前。”②左手寸口脉的别称。《脉经》:“左为人迎,右为气口。”

图6

猜你喜欢

  • 蓄血发黄

    病证名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伤寒发黄》:“蓄血发黄者,其人身黄,脉沉结,小腹满硬,小便自利,大便黑色,其人如狂,此为蓄血在下焦,用桃仁承气汤下之,盖血下则黄退也。”参见黄疸、伤寒蓄血证条。

  • 开胃

    消法之一。即帮助消化、增进食欲的治法。详醒脾、消食导滞、补脾益气等条。

  • 刺灸

   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刺灸砭石毒药所主。”

  • 阴阳散

    见《外科枢要》卷四。即冲和膏,见该条。

  • 小趾

    即第五足趾。

  • 太剌

    出《针灸甲乙经》注。即大泻刺,见该条。

  • 学医便读

    书名。陆锦燧辑于1922年。本书辑录清代名医江涵暾、费伯雄、吴贞、薛承基等八家所编医学歌赋,包括脉诊、舌诊、伤寒辨证、药物及方剂等内容,供初学者习诵。

  • 简明眼科学

    见国医百家条。

  • 胎痫

    病证名。胎中受惊引起的一种痫证。元·曾世荣《活幼心书》:“胎痫者,因未产前,腹中被惊……或母为七情所伤,致伤胎气,儿生百日内是也。其症频频作搐,身热面青手足抽掣,牙关紧闭,腰直身僵,睛斜目闭,多啼不乳

  • 敷眼法

   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。①药物敷。又名敷药。常用新鲜药物如蒲公英、生大黄等洗净捣烂,贴敷眼睑等患处。切勿入眼!可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②热敷。常用湿热敷,可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。③冷敷。可除热、定痛、止血。适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