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囟的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婴幼儿气血虚弱者,则囟门虚软而不实。
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八。即胃脘痈。见该条。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痘后余毒,舌上生疮,其疮白者,名白口疮,此热在心肺二经。内服洗心散,外用朱矾散敷之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枢要》卷二。即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内经吴注》。24卷。明·吴崑注。刊于1594年。本书是《素问》全注本的一种,书中将现存《素问》一书79篇(无刺法论、本病论二篇)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,每篇之首简述该篇大意,注文比较简明。
出《喉科秘旨》卷下。即悬壅垂之俗称,详该条。
见《补阙肘后方》。为水苏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有病胸胁支满者,妨于食,病至则先闻腥臊臭,……先唾血,四肢清,目眩,时时前后血,……病名血枯。此得之年少时,有所大脱血,若醉入房,中气绝,肝伤,故月事衰少不来也。”②指妇女
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二。即水渍手脚丫烂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