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叶灵芝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芥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芥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苏合油

    出《太平寰宇记》。即苏合香,详该条。

  • 儿脐血出

    病证名,出《本草纲目》,又名血脐。指断脐后,脐部有血渗出,经久不止。可因患儿脐带粗大,干缩后,所缚的结松脱而出血;或因胎热内盛,迫血妄行而致。大多在出生后第一星期,脐带脱落的前后发现。如出血无其他症状

  • 抱阳廓

   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。见葆光道人《眼科龙木集》。①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抱阳廓即火廓,火廓属心,心与小肠为表里,依附于阳,故又名焉。”②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命门之府为火廓,

  • 实痰眩晕

    证名。指眩晕由风火积痰上逆所致者。《杂症会心录·眩运》:“实痰眩运者,其症实而脉实,其积热在阳明,其阻塞在经络,其郁遏在肠间,无非风火结聚,积痰生灾。盖液凝则浊阴泛上,饮停则火逆上升,此实痰之运也。”

  •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

    书名。即宋·许叔微所撰《伤寒百证歌》、《伤寒发微论》、《伤寒九十论》三种的合订本。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。

  • 天保采薇汤

    《幼科铁镜》卷二方。羌活、前胡、半夏、陈皮、柴胡、赤芍药、茯苓、川芎、枳壳、厚朴、桔梗、苍术、升麻、葛根、藿香、独活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时毒烧热,或肿颈,或肿腮,或身有肿毒;或头疮愈后,毒气归内,而致气

  • 消泺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12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位于肘尖(尺骨鹰咀)与肩髎穴连线上,当清灵渊与臑会穴连线之中点处,前臂尽力旋前,在肱三头肌外侧头隆起的下缘。布有臂背侧皮神经,桡神经肌支和中侧副动

  • 食饱咳

    病名。指饱食后发咳嗽。多因脾胃虚弱所致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食饱咳,每一食饱则发咳嗽,此脾胃虚寒也。宜用《千金》温脾汤。若咽中痛而声鸣者,加干姜一两。”参见咳嗽条。

  • 窦材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曾任武翼郎官职。其所编撰之《扁鹊心书》(1146年),共3卷,内有用中药麻醉的方剂,是现存以曼陀罗花为麻醉剂之最早纪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