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仲谧
【介绍】:
见于志宁条。
【介绍】:
见于志宁条。
《幼幼集成》卷二方。原名集成沆瀣丹。川芎(酒洗)、大黄(酒洗)、黄芩(酒炒)、黄柏(酒炒)各九钱,黑牵牛子(炒,取头末)、滑石、连翘、炒赤芍药各六钱,薄荷叶、枳壳(麸炒)各四钱五分,槟榔(童便洗、晒)
牙齿枯槁。①由于肾火蒸腾,使肾水枯竭所致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肾热者,色黑而齿槁。”②衰老象征之一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丈夫……五八肾气衰,发堕齿槁。”③热病若见齿槁,则为热邪熏蒸之象。治宜清泻热毒
指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衰竭。主要证候是骨枯,齿长而垢,毛发枯而无泽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气绝,则骨枯。少阴者,冬脉也,伏行而濡骨髓者也,故骨不濡,则肉不能著也;骨肉不相亲,则肉软却;肉软却,故齿长而垢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马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油柑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植药调查》。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十香丸第二方,见十香丸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艺文志》。30卷。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