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二十四症

二十四症
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山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针灸节要

    见针灸素难要旨条。

  • 蕨鸡根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蕨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摩挱(suō 梭)

    即按摩。参见摩娑条。

  • 经来头痛

    病证名。即经行头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退热散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赤芍药、炒黄连、木通、生地黄、炒栀子仁、黄柏(盐水炒)、黄芩(酒炒)、当归尾、甘草梢、牡丹皮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五钱,水煎,去滓热服。治两眼赤丝虬脉。

  • 肉刺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脚趾间生肉如刺,谓之肉刺。”又名鸡眼。本病因鞋紧窄,或足骨畸形,局部长期受压、磨擦,使皮肤局限性增厚而成。多生于足底前端或足趾部。数目不一,似豌豆大,状如鸡眼,根部深陷,

  • 肾为欠为嚏

    五脏气逆证中,肾气上逆的症状,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欠,呵欠;嚏,喷嚏。高士宗《素问直解》:“病气在肾,则为欠为嚏,欠者阴阳相引;嚏者,阴出于阳也。”临床上,肾虚精不足以养神者,常见精神萎靡不振,呵

  • 白鼻痧

    病名。见《重刻烂喉痧辑要》。即白面痧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九节草

    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斩龙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心肾不交

    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调的病变。正常情况下,肾阴上济心阴以防心阳过亢,心阳下温肾水以促其气化蒸腾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,均能使两者失去正常的协调关系。主要证候有心烦、失眠、多梦、怔忡、心悸、遗精等。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