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中风论

中风论

书名。①清·熊芴撰于1821年。1卷。本书将中风病的病理、诊法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分为18论进行讨论,并附医案数则。现有《三三医书》本。②吴锡璜撰。1册。阐述了吴氏对中风病病因和症候的认识,并介绍了各种病型的治疗。现有1922年上海文瑞楼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纳气

    即补肾纳气。用补肾药物为主治疗肾不纳气导致虚喘的治法。详补肾纳气条。

  • 胎脉

    见《坤元是保》。即妊娠脉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上管

    见上脘条。

  • 五诊

    指五脏辨证。临床要综合五脏见证,审察其阴阳虚实。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:“合之五诊,调之阴阳,以在经脉。”

  • 眉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发眉疽、眉发、发眉、眉发疽、凤眉疽。此证生于眉棱骨上,形长如瓜,坚硬,疼痛引脑,色赤焮红,二目合肿。治同外痈。

  • 方杏翁

    【介绍】:见方炯条。

  • 阳明之阳

    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阳明经之阳络。名害蜚,详该条。

  • 五龙草

    见《本草述》。为乌蔹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姜朴花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辛夷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川槿子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木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