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中暑眩晕

猜你喜欢

  • 起落升降

    练功方法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两足分开与肩等宽,交替作下蹲和起立动作,足跟不离地。适用于膝胯部疾患。

  • 进针管

    针刺辅助器具。呈管型,长度略短于所用毫针,粗细以通过针尾为度。应用时将针放入管内,置于穴上,以指力弹击针尾,使针迅速刺入皮内,可以减轻疼痛。

  • 痨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发于足背或足小趾后京骨穴等处之疽。脓少、瘙痒。治同足背发。

  • 构法

    推拿手法。食、中两指并拢,以其指腹在头颞部作圆弧形的推抹。有清醒头目等作用。常用治头痛。

  • 产后风虚冷劳

    病名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一:“产后气血劳伤,脏腑虚弱,若风冷乘之,血气愈虚,形气羸损,风冷入脏,令人无子,谓之风虚冷劳也。”参产后风冷虚劳条。

  • 山栀子

    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栀子,详栀子条。

  • 子明

    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扁鹊的弟子,详见子阳条。

  • 臑交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臑会,见该条。

  • 庄若旸(yáng 阳)

    【介绍】:见庄履严条。

  • 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

    见尚论篇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