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赶风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RN4。出《灵枢·寒热病》。别名三结交、下纪、次门、丹田、大中极。属任脉。足三阴、任脉之会。小肠之募穴。位于腹正中线,脐下3寸。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;腹壁浅动、静脉分支和腹壁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沈贞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字坚白。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精通医学,于1333~1334年(元统年间)曾任医侯郎,辽阳路(今辽宁辽阳)官医提举。
病证名。即火邪头痛,火热头痛。《医学六要·头痛》:“火头痛,寸口脉洪而大,证兼口干目赤等火证者,上焦实火也。”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。症见头部跳痛或胀痛,或痛颊齿,或自耳前后痛连耳内,烦热、口渴,便秘,
出《颅囟经》卷上。即赤游丹。详该条。
厥阴病证型之一。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。详厥阴病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