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瘈脉。见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赤车使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目弦。详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调,调治;经,经脉。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,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,故名。
亦名产后痉。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:“陈临川云:凡产后口噤,腰背强直,角弓反张,皆名曰痉。”因其发病原因不同,有产后痉风、产后病痉、产后惊风、蓐风等。详各条。
简称通泄。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。寒下、增液泻下等法皆是。
六种瘤病的合称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。即骨瘤、脂瘤、肉瘤、脓瘤、血瘤、石瘤。参见瘤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九。不孕症型之一。即胞寒不孕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即丝瓜皮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