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
公司十年发展方向——长期/稳定/发展/科技/国际
对于企业来说,我们根本不存在互联网公司,因为每一个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。(李彦宏《危机当前
只有先声夺人,出奇制胜,不断创造新的体制、新的产品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,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企业发展的空间无限大,企业与用户的距离无限小。
企业内部管理革命是为了创造企业外部的市场。
最痛苦的时候,压力最大的时候,脑子里面只有一件事儿的时候,我把全国分公司经理招到荒山脚下北大门那个地方,招待所里面,然后在那个地方闭门开批判会大家批判我,批判了三天三夜,我觉得那个就很有用要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想法,比登太阳还难;但不是不可能的
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找让自己有激情的环境,在有激情的环境可以做出对公司有贡献的事情,如果在一个苍老的机构、官僚的机构、没有激情的机构,您对不起自己,也对不起公司,因为您做不出有激情的事情,还不如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地方。
为什么要卖给吉利,因为吉利研究沃尔沃已经八年多了,正式跟福特讨论沟通这个问题已经接近三年了,对沃尔沃这个企业的理解,和对这个汽车行业的理解,以及对于福特想法的理解,以及吉利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等等,都是福特选择沃尔沃新的东家的重要因素。你提的这两个问题我都不能回答
要让公司全部人员知道——治理无情人有情,公司制度是无价的;
办企业有如修塔,如果只想往上砌砖,而忘记打牢基础,总有一天塔会倒塌。
有价值的定单是企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,企业要发展必须有定单而且是有价值的定单。
对每个领导者来讲,指挥的目的是根据企业的利益,使他单位里的所有的人做出最好的贡献。
建一个公司的时候要考虑有好的价值才卖。如果一开始想到卖,你的路可能就走偏掉。人要有专注的东西,人一辈子走下去挑战会更多,你天天换,我就怕了你。
从企业来说,作为一个领导人,眼中得要有神,有敬畏。人有敬畏,就有内省,就有自我约束,就会进步。就怕没敬畏,把自己当成神。如果评选现在改变中国,乃至全球商业规则的、颠覆商业规则、创造新商业文明的人,我认为马云是重要的候选人之一。
面临抉择时要锲而不舍或壮士断腕。
微软公司不打击中国政府的盗版了,所以他们用的都是正版。
偶像要长得比较好看。但是我并不英俊,所以我也不指望别人因为相貌尔注意到我。到最后人家会注意到你音乐的本质。如果从音乐的本质出发,那就不可以被称为“偶像”,不太会吸引到人。当初是这样想过的,所以才这样去走。我不是傀儡,不会唱片公司说什么就去做什么。
组织是企业的一种“解剖学”,而管理则是它的“生理学”。
关于企业生存与发展民营企业有四种情况下最容易死掉。一是社会革命,二是科技革命,三是自然灾害,四就是商业周期风险。前三者基本与大势相关,属于不可抗力,而企业作为个体最容易死掉的,则是商业周期风险。
在新员工座谈会上,新员工问:“任正非总裁您对我们新员工最想说的是什么?”任正非回答:“自我批判、脱胎换骨、重新做人,做个踏踏实实的人。”注解: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不同的,校园文化没有明确的商业目的,只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。企业文化有明确的商业目的,一切要以商业利益为中心。企业需要的是工程商人,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需要完成从校园人向企业人/工程商人的转变。
任正非批复华为基本法提纲时说:“要在动力基础上健全约束机制,否则企业内部会形成布朗运动”。注解:有规则、无动力,企业就会死水一潭;有动力、无规则,企业就会发散成无序的布朗运动,难以形成核心能力。有一次任正非对财务总监说:“你最近进步很大,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”。注解: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从日本回美国后,遭到美国企业界抨击,指责戴明教会了日本人,增强了日本企业同美国的竞争能力。戴明博士解释说:“我并没有教日本企业任何东西,只是告诉他们一个道理,就是每天进步1
不要强拉马喝水要让马口渴。
三大价值观进步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。
鼓励尝试风险。
小企业有大的胸怀,大企业要讲细节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