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诗词古文>李延年生平

李延年生平介绍

李延年,西汉音乐家,生年不详。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。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,负责饲养宫中的狗,后因擅长音律,故颇得武帝喜爱。一日为武帝献歌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宁不知倾城与倾国,佳人难再得。”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入宫,称李夫人。后因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刘髆,李延年也得以被封“协律都尉”,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,极得武帝宠幸,“与上卧起,甚贵幸,埒如韩嫣”。李夫人去世后,爱弛,太初年间,因弟弟李季奸乱后宫,汉武帝下诏灭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。>>查看李延年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李延年,男,生年不详,汉武帝太初年间(前104年—前101年)去世。造诣很高的音乐家,中山人(今河北省定州市),出身倡家,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,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。代表作《佳人曲》。

  李延年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腐刑,在宫里主管皇帝的猎犬的地方做事,其“性知音,善歌舞”,按《汉书》说法,在李夫人得宠前,他的歌声便颇受武帝喜爱,而按《史记》的说法,李延年是李夫人得宠后才引起汉武帝的注意。但可以明确的是,李延年的妹妹受封为夫人后,李延年荣宠一时,被封为乐府协律督尉,“佩两千石印授,而与上卧起”。后其妹病去,逐渐爱驰,因其弟李季奸乱后宫所连,被族。征和三年,李广利投降匈奴后,李家又一次被族诛,尽灭。

  一时荣宠

  李夫人由平阳公主引荐给武帝。李延年的歌唱得很好,“每为新声变曲,围者莫不感动”, 《汉书》记载,元封年间(前110年—前105年),李延年在武帝前演唱《佳人曲》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,宁不知倾城与倾国,佳人难再得”。汉武帝听完后叹息曰:“善!世岂有此人乎?”平阳公主说:“延年有女弟(女弟即妹妹)”上乃召见之,实妙丽善舞。平阳公主说这位佳人就是延年的妹妹,于是武帝便召见延年的妹妹,果真“妙丽善舞”,其妹因此歌得幸,后来被武帝立为夫人,李夫人所生之子便是昌邑哀王(刘髆)。因其妹受宠,李延年被封做协律都尉,负责乐府的管理工作,每年二千石的俸禄,与上卧起。荣宠一时。

  家族尽灭

  《史记》记载“李延年,中山人也。父母及身兄弟及女,皆故倡也。延年坐法腐,给事狗中。而平阳公主言延年女弟善舞,上见,心说之,及入永巷,而召贵延年。延年善歌,为变新声,而上方兴天地祠,欲造乐诗歌弦之。延年善承意,弦次初诗。其女弟亦幸,有子男。延年佩二千石印,号协声律。与上卧起,甚贵幸,埒如韩嫣也。久之,浸与中人乱,出入骄恣。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后,爱弛,则禽诛延年昆弟也”

  “李夫人蚤卒,其兄李延年以音幸,号协律。协律者,故倡也。兄弟皆坐奸,族。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,伐大宛,不及诛,还,而上既夷李氏,后怜其家,乃封为海西侯。”

  太初年间(前104年—前101年),李夫人早卒,李家渐渐失宠,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奸乱后宫,汉武帝下诏族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。

  当时其兄李广利正在攻打大宛未归,未受李季牵连。但李广利第一次出征没有粮草无功而返,汉武帝令其不得入玉门关,第二年重整装备攻下大宛,太初四年归来后被武帝封为海西侯。征和三年(公元前90年),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被人告发,汉武帝勃然大怒,腰斩刘屈髦,刘妻枭首于市,族尽李广利家族。李广利投降匈奴,后被杀。

  就这样,李家被族两次,尽灭。

音乐贡献

  李延年不但善歌,且长于音乐创作,他的作曲水平很高,技法新颖高超,且思维活跃,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,又善于将旧曲翻新,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《摩诃兜勒》编为28首“鼓吹新声”,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,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,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。他为汉武帝作《郊祀歌》19首,用于皇家祭祀乐舞。

  李延年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,并编配新曲,广为流传,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。可以说,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,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袁傪

    陈郡人。玄宗天宝十五载,登进士第。历监察御史。代宗宝应元年,为河南副元帅李光弼行军司马。广德元年,率军平浙东袁晁,进太子右庶子。旋平宣州方清,大集文士赋诗。大历十二年至十四年间,任兵部侍郎。

  • 朱沾

    朱沾,清远人。明神宗万历间任建府典膳。事见民国《清远县志》卷一〇。

  • 徐弘祖

    徐霞客(1587年1月5日—1641年3月8日),名弘祖,字振之,号霞客,汉族,明南直隶江阴(今江苏江阴市)人。伟大的地理学家、旅行家和探险家。崇祯十年(1637)正月十九日,由赣入湘,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,历时55天,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、衡山、南岳、衡阳、衡南、常宁、祁东、耒阳各县(市)区,三进衡州府,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,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、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。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,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一笔珍贵的史料。

  • 赵之琛

    (1781—1860)浙江钱塘人,字次闲,号献父,别号宝月山人。精篆刻,早年师陈鸿寿,后师陈豫钟,兼取各家之长,工整挺拔,为西泠八家之一。亦善书画。曾为阮元摹刊《积古斋钟鼎款识》。另有《补罗迦室印谱》。

  • 朱翊钧

    朱翊钧(1563年—1620年),即明神宗,明朝第十三位皇帝,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,生母孝定太后李氏。隆庆二年(1568)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,正位东宫。隆庆六年(1572年),明穆宗驾崩,10岁的朱翊钧即位,年号万历,在位48年,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。万历四十八年(1620年)七月二十一日,明神宗崩,终年56岁,庙号神宗,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,葬十三陵之定陵。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。

  • 郑金

     郑金,清远人。明世宗嘉靖年间任清远卫指挥使,升都指挥使。事见民国《清远县志》卷九。

  • 高骈

    高骈(pián)(821年-887年9月24日),字千里。幽州(今北京西南)人。祖籍渤海蓚县(今河北景县),先世为山东名门“渤海高氏”。唐朝后期名将、诗人,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。高骈能诗,计有功称“雅有奇藻”。他身为武臣,而好文学,被称为“落雕侍御”。《全唐诗》编诗一卷。

  • 张嗣垣

    张嗣垣,字师仲。东莞人。明神宗万历间诸生。尝倘佯罗浮飞云诸胜。卒年三十二。有《馀力轩稿》。清温汝能《粤东诗海》卷三八有传。

  • 章嶰

    生卒年不详。武宗会昌以前进士。日僧圆仁《入唐新求圣教目录》载其宣宗大中元年携归书,有《进士章嶰集》1卷。《全唐诗逸》存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下。

  • 宗庆

    宗庆,字韵卿,会稽人。稷辰女,青田端木百禄继室。有《古欢室诗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