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诗词古文>江湜生平

江湜生平介绍

江湜(shí)(1818~1866)清代诗人。字持正,又字弢叔,别署龙湫院行者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诸生。三与乡试,皆不第,出为幕友,历山东、福建等省。在京师得亲戚资助,捐得浙江候补县丞。咸丰十年,奔走避兵,忧愤而死。诗宗宋人,多危苦之言。有《伏敔堂诗录》。《吴中先贤谱》苏文编绘。>>查看江湜的诗词古文

诗作特色

  江湜遭逢离乱,半生辗转闽浙苏三地,生命历程与行旅密切联系,毕生心力凝结为《伏敔堂诗录》。诗集中行旅诗歌占百分之四十之多,这些诗歌记行述闻见,以漂泊、回归为内核,辐射出孤独、深愁、思乡、回归四类情感主线,于山程水景中抒写出一颗乱世愁郁的心魂。其诗自云:“平生参遍名家作,似为今时写此哀;写出浑疑哀已尽,明朝又上笔端来。”(《录近诗因书四绝》之一)也有少数诗作,如《流民》等,述及民间疾苦。其诗工力深厚,擅长白描,戛戛独造,造意遣词,力脱常径,自言其诗“脱略前人”,“意匠已成新架屋,心花那傍旧枝开”(《近年》),很为时人推重。近代陈衍称他是“咸、同间一诗雄”,“寻常命笔,每首必有一二语可味者”(《近代诗钞》)。近代金天翮说他“以清刚矫浓嫭”,“曲折洞达,写难状之隐,如听话言”(《答苏戡先生书》)。李慈铭也说他的诗“有劲气”。

生平

  江湜,咸丰时县学诸生,屡试不第,曾为幕僚,或作塾师,借以糊口。咸丰七年(1857)

  由其表叔彭蕴章为他援例捐了个从九品“分浙试用”的差使,在杭州都转盐运使营务处掌文书。太平军兵临杭州时,他从乱军中逃出,投奔到在温州任永嘉县令的好友陈子余处。未几老家传来噩耗:其父在苏州城破后,被太平军所杀,其母和一妹亦投水而亡。

  咸丰十一年(1861)避乱温州期间,夏游雁荡山(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)写下骚体《大龙湫题壁》:“嶂连云兮山四围,仰飞瀑兮从天来,倾万斛之珠玑,为我心兮写哀。噫!风尘澒洞兮故里为灰,非龙湫之宴坐将余生兮焉归?”。同治元年(1862)官乐清长林盐大使。次年调杭州佐治海运,同治三年(1864)秋再游雁荡,写下《雁荡归后作诗寄雪樵》:“有人重赴琼林宴,而我重为雁荡游。可笑荣枯同一瞬,未知名姓孰千秋?”

  江湜亦工书画但被诗名所掩。平生经历太平天国战争和鸦片战争,一生坎坷多舛,郁郁不得志,倾其全力作诗,病卒杭州,得年49岁。死前自作挽联:“天赋清才不登上寿,诗追变雅自居古人”。遗命自拟碑碣:“清故诗人江弢叔之墓”。据说江湜殁后,其族人有哭弢叔诗:我兄不尽误儒冠,误在家贫买一官,本却无心求利达,曷尝救得是饥寒?江湜著有《伏敔堂诗集》及《续录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叶春及

    (1532—1595)浙江归安人,字化甫。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,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,都人传诵。后迁惠安知县,寻引归。后以荐为郧阳同知,入为户部郎中卒。工诗文,有《石洞集》。

  • 王行

    (1331—1395)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,字止仲,号淡如居士,又号半轩,亦号楮园。淹贯经史百家,议论踔厉。元末授徒齐门,与高启、徐贲、张羽等号为十友,又称十才子。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。明洪武初,有司延为学官。旋谢去,隐于石湖。赴京探二子,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。蓝玉党案发,行父子坐死。能书画,善泼墨山水,有《二王法书辨》,另有《楮园集》、《半轩集》等。

  • 王冕

    王冕(1310年~1359年),字元章,号煮石山农,亦号食中翁、梅花屋主等,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,元朝著名画家、诗人、篆刻家。他出身贫寒,幼年替人放牛,靠自学成才。有《竹斋集》3卷,续集2卷。一生爱好梅花,种梅、咏梅,又攻画梅。所画梅花花密枝繁,生意盎然,劲健有力,对后世影响较大。存世画迹有《南枝春早图》《墨梅图》《三君子图》等。能治印,创用花乳石刻印章,篆法绝妙。《明史》有传。

  • 罗爱爱

    生卒年不详。隋代人。生平亦未详。有《闺思诗》传世。

  • 怀素

    怀素(737-799年),俗姓钱,字藏真,永州零陵(今湖南零陵)人。唐代书法家,以“狂草”名世,史称“草圣”。自幼出家为僧,经禅之暇,爱好书法,与张旭齐名,合称“颠张狂素”,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,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。怀素草书,笔法瘦劲,飞动自然,如骤雨旋风,随手万变。书法率意颠逸,千变万化,法度具备。北京大学教授、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:“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,狂放中有淳穆之气”。传世书法作品有《自叙帖》《苦笋帖》《圣母帖》《论书帖》《小草千文》诸帖。

  • 舒邦佐

    舒邦佐(1137—1214),字辅国,一字平叔,号双峰,靖安县城人。靖安舒氏第四世祖隆兴府靖安(今属江西)人。宋绍兴六年(1136年)十二月初八出生,淳熙八年(1181年)中进士,先后任鄂州蒲圻、潭州善化主簿、衡州录事参军,嘉泰二年(1202年)授通直郎。宁宗嘉泰二年(一二○二)致仕。嘉定七年卒,年七十八。有《双峰猥稿》九卷传世。事见本集卷首《谱系》及《舒公墓志铭》。

  • 马彦良

    马彦良,名天骥,磁州(今河北磁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,元·钟嗣成《录鬼簿》“前辈名公”中录“马彦良都事”。一生不得志。据元·王恽《中堂事记》载,世祖中统元年(一二六○),其与胡祗遹、李廉同为到省听任人员,结果“胡等俱仕显”,唯马彦良仕迹不著(孙楷第《元曲家考略》)。世祖至元年间,任御台史都事。门岿《元曲百家纵论》考其官至侍御史。元·虞集《户部尚书马公墓碑》(《道园学古录》卷十五)叙其家世颇详。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将其列于“词林英杰”一百五十人之中。

  • 郑畋

    郑畋(823-882),字台文,河南荥阳人,会昌二年(842)进士及第。刘瞻镇北门,辟为从事。瞻作相,荐为翰林学士,迁中书舍人。乾符中,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,寻出为凤翔节度使,拒巢贼有功,授检校尚书左仆射。诗一卷,。《全唐诗》录存十六首。性宽厚,能诗文。

  • 陈政

    陈政(616-677年)字一民,号素轩,唐朝前期,河东人。父陈犊,字克耕,祖籍山西河东,隋朝将领陈果仁之子,驻守河南光州,隋朝末年说服陈果仁以五万精兵降唐,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,功拜玉钤卫翊府中郎将,封开国元勋济美嘉庆侯,原配卒,陈政为陈犊与魏敬之子,排行第三。陈政唐朝前期河东人(今山西)。开辟漳州的将领之一,青年时随其父陈犊攻克临汾等郡,唐太宗任其为左郎将。

  • 马遵

    马遵,三国时魏天水(治今甘肃甘谷东)太守。蜀汉丞相诸葛亮攻魏,遵畏而避于上邽,姜维曾是他的部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