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诗词古文>嵇含生平

嵇含生平介绍

嵇含(公元263年—306年),字君道,家在巩县亳丘(今河南省巩义市),自号亳丘子,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,谯国铚县(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集)人,嵇康的侄孙。生于魏景元四年,卒于晋光熙元年,年四十四岁。陈敏作乱时,被荐为广州刺史。刘弘死后,嵇含留领荆州。嵇含素与司马郭劢有隙,司马郭劢乘夜杀害了嵇含。嵇含的著名作品不多,包括了三首五言诗《登高》、《悦晴》、《伉俪》。虽然《隋书·经籍志》录有《嵇含集》10卷,但已佚失。永兴元年(304年)著有《南方草木状》一书,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。
>>查看嵇含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仕族世家

  魏晋时期,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,各个领域的一些人物及其论著,至今人们仍在研究、品评。嵇含,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位。

  嵇含出生在仕族世家。祖父嵇喜,有当世才,历任曹魏太仆、宗正、徐州刺史。父亲嵇蕃,为太子舍人。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嵇康,就是他的叔祖父。嵇康的儿子、拜晋惠帝朝的侍中大夫的嵇绍,是嵇含的叔父。嵇含是嵇绍抚养长大的,叔父象对亲生儿女一样爱护、关心、培养他。他一直到出仕才离开叔父身边。

  不图权贵

  嵇含自祖辈以来,家门屡遭不幸。先是嵇康尚魏宗世长乐亭主,因和曹氏有姻亲关系,不肯依附司马氏政权,而被司马昭所杀。其子嵇绍后为晋惠帝秘书郎、侍中,永兴元年(公元304年),皇室内部发生战争,嵇绍跟随惠帝与叛乱的贵族战于荡阴, 保卫皇帝的侍卫都被打跨了,只有嵇绍以身护帝,为叛军所杀。

轶事典故

  慎终之室

  由于嵇氏一门以文名世,受书香门第的熏染,所以嵇含少年就好学能文。为了陶冶自己的品质,保持谦虚的态度,在自己住室的门上书“归厚之门”,室内壁上书“慎终之室”以鞭策自己。 以后终于“举秀才,除郎中”,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人。

  花雕嫁女

  花雕是绍兴酒的代名词,是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的传统名酒。然而花雕嫁女则是最具绍兴地方特色的地方风情。

  晋代的嵇含即是记录花雕的第一人。嵇含在《南方草木状》中详录:“南人有女数岁,既大酿酒,侯冬陂池竭时,置酒罂中,密固其上,瘗陂中。至春潴水满,亦不复发矣。女将嫁,乃发陂取酒,以供宾客,谓之女酒,其味绝美。”意思是说:南方人生下女儿到几岁时,便开始大量酿酒,等到冬天池塘中的水干枯时,将盛酒的坛子封好口,埋于池塘中。那怕到春天的积水满池塘时,也不挖出来。只有当女儿出嫁时,才将埋在原池塘中的酒挖出来,用来招待双方的客人,这种酒称为女酒,它的口味是极好的。嵇含在这里记录的是最能代表绍兴风俗的“花雕嫁女”的史实。因为,此埋于地下的陈年“女酒”,由于其储存的包装物为经雕刻绘画过的酒坛,故称“花雕”。花雕其实应该说是“雕花的老酒”或“雕花酒”,只是因为古人喜欢将谓语动词后置的缘故,所以“花雕”的称呼也就一直沿用至今。

  可以说,花雕酒成了女儿出嫁宴飨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,体现的是古越国之文明,也盛载着嵇含留给人类的一种深情和一种心愿。

主要成就

  孤篇横绝

  嵇含的才华,从《南方草木状》这部著作更可以看出。

  这部书问世于西晋永兴四年(公元304年),距今已一千七百多年,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植物学文献之一,是他在军旅中每到一处就悉心谘访当地风土习俗,将别人讲述的岭南一带的奇花异草,巨木修竹,笔记下来,整理、编辑而成。

  《南方草木状》这部书,纲目分明,条分缕析。它在形式上分条叙述,但内容各异,互不牵连,所以可以独立成篇。作者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性和人们的认识规律,有层次地把叙述和议论交替进行,不仅使读者对此树的形态,用途有所了解,也领会到其中包含的哲理。这部著作问世后,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笔记文学的发展。

  《南方草木状》是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,比西方植物学专著要早一千多年。因此,我们说嵇含是世界上可考的第一位植物学家,是当之无愧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郑遨

    郑遨(866-939),字云叟,唐代诗人,滑州白马(河南滑县)人。传他“少好学,敏于文辞”,是“嫉世远去”之人,有“高士”、“逍遥先生”之称。

  • 李承箕

    [明](公元一四五二年至一五o五年)(一作承基)字世卿,人称大厓先生,嘉鱼(今湖北嘉鱼)人。成化(一四六五―一四八七)中领乡举不肯会试。工书。放情诗酒,醉起以所赋诗书之,札草濡墨,斜斜整整,无不如意。

  • 郑廷理

    郑廷理,福建闽清人,道光年间(1821~1850)恩贡生,二十四年(1843)署淡水厅儒学训导。

  • 邹本荃

    邹本荃,字方蕤,无锡人。邹式金的长子长孙,著有《录晓堂诗稿。》

  • 冯延登

    冯延登(1175年—1233年),字子骏,号横溪翁,吉州(今山西吉县)人。金章宗承安二年(1197年)中进士。贞祐二年(1213年),担任河中府判官、兼任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。兴定五年(1221年),进入国史院担任编修官,任太常博士。元光二年(1223年),管理登闻鼓院,兼任翰林修撰。在正大八年(1232年),与元议和时被监押,天兴元年(1232年)被释放,任祭酒,后又任吏、礼二部侍郎。天兴二年(1233年),汴梁被元军围困,冯延登出逃时被元军抓获,投井自杀,卒年五十八岁。

  • 赵温之

    赵温之,宋代词人,代表作《踏莎行》,《喜迁莺》,《踏青游》等。

  • 孔温业

    孔温业(?─857):孔子的第38世孙。字逊志。籍贯不详。唐冀州[一说兖州曲阜(今山东曲阜)]人。孔戢之子。唐穆宗长庆元年(821)登进士第。唐文宗大和六年(832)任御史,历礼部、吏部二员外郎。开成元年(836)兼知制诰,二年参预校正石经。唐宣宗大中初任御史中丞,四年(850)任吏部侍郎。不乐居朝,求外迁。五年出任宣歙观察使,八年入朝,历检校户部尚书,兼太子宾客,十一年分司东都。约未久卒。生平见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
  • 辛钧

    东平路人。延祐间,知单州,官至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使。

  • 景云

    景云(710年七月—712年正月),唐朝僧人,幼通经纶,性识超悟,尤喜草书,初学张旭,久而精熟,有意外之妙。观其所书《将箴》,左盘右蹴,若浓云之兴,迅雷之发,使见者惊骇。斯盖不独形于字画之间,抑又见其写胸中之寄也。昔王羲之作《笔阵图》,以纸为阵,以笔为刀稍,以墨为鍪甲,以水砚为城池,本领为副将,结构为谋略,出入为号令,特以心意为将军者,真知其要也。景云之书《将箴》,殆有旨焉。尤擅长诗文,留诗三首。

  • 李直夫

    曹本《录鬼簿》载他是:"女真人,德兴府住,即蒲察李五。"金之德兴府属西京路,即今河北怀来。德兴府当是从他的先世起流寓寄居的地方。他应属女真蒲察氏,汉姓为李。一说他是至元延祜间人,曾任湖南肃政廉访使(见孙楷第《元曲家考略》)。作杂剧十二种,今存《虎头牌》一种,《伯道弃子》有佚曲存于《太和正音谱》和《北词广正谱》中,仅存剧目者有《念奴教乐府》、《谏庄公》、《怕媳妇》、《水淹蓝桥》、《错立身》、《劝丈夫》、《占断风光》、《坏尽风光》、《夕阳楼》、《火烧祆庙》十种。一说《怕媳妇》和《劝丈夫》实是同一个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