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诗词古文>周锷生平

周锷生平介绍

明州鄞县人,字廉彦。周师厚子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调桐城县尉,辞不赴,益究治六经诸子百家之说,悉著论其本旨。游颍昌府,访其舅范纯仁,过洛,见文彦博、司马光,皆见器重。后知南雄州,以言边事忤时相,入党籍,退休于家,学者称为鄞江先生。有文集。>>查看周锷的诗词古文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诗

    苏州府昆山人,字以言。精医理。至京师,以诗文游公卿间,为人治病,常应手而愈。将以尚医官之,拂袖而去。至杭州,诗名甚噪,当地人士争相延致。辞归,与常熟孙艾为至交,后卒于其家。平生著作多散佚,晚年所存,有《内经解》、《虚岩山人集》。

  • 王珪

    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王珪历仕三朝,典内外制十八年,朝廷大典册,多出其手。自执政至宰相,凡十六年,少所建明,时称“三旨相公”。原有文集百卷,已佚。《四库全书》辑有《华阳集》四十卷。

  • 边连宝

    边连宝(1700-1773)字赵珍,后更肇畛,号随园,晚年自号茗禅居士。直隶任丘边各庄村人。生于公元1700年(清康熙三十九年),卒于公元1773年(清乾隆三十八年)。清代中叶著名学者、文学家、诗人,性情耿介,不依阿流俗,精通经、史、子、集,诗著有《随园诗草》。与钱陈群、李绂、戴亨、胡天游、蒋士铨相知,与纪晓岚、刘炳、戈岱、李中简、边继祖、戈涛并称为“瀛州七子”。

  • 姜一洪

    姜一洪(?——1646年),字开初,号光阳,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人。为礼部郎中姜镜之子,礼部尚书姜逢元之弟。1644年,甲申之变,北京陷落。姜一洪与刘宗周商议举兵抗清,没有结果。南明隆武时期,由黄道周推荐,任吏部侍郎,不久升任户部尚书。1646年秋,奉命赴江西。还在赴任途中,听闻隆武帝因南京城破而出奔,竟徒步追寻隆武帝。到达江西的木榔庵,身疲力竭,恸哭投江而死。

  • 刘子翚

    刘子翚(huī)(1101~1147)宋代理学家。字彦冲,一作彦仲,号屏山,又号病翁,学者称屏山先生。建州崇安(今属福建)人,刘韐子,刘子羽弟。以荫补承务郎,通判兴化军,因疾辞归武夷山,专事讲学,邃于《周易》,朱熹尝从其学。著有《屏山集》。

  • 郑质夫

    郑质夫,增城人。明世宗嘉靖间人。事见清康熙《增城县志》卷一三。

  • 郭子仪

    郭子仪(697年-781年),华州郑县(今陕西华县)人,祖籍山西太原,唐代政治家、军事家。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,积功至九原太守,一直未受重用。郭子仪被再度启用,任关内副元帅,再次收复长安。公元765年,吐蕃、回纥再度联兵内侵,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,并击溃吐蕃,稳住关中。大历十四年(779年),郭子仪被尊为“尚父”,进位太尉、中书令。建中二年(781年),郭子仪去世,追赠太师,谥号忠武。

  • 虞似良

    虞似良,南宋诗人。字仲房,号横溪真逸,又好宝莲山人。虞似良,横溪(今大吕乡横溪村)人,祖籍余杭。宋建炎初父官于台,遂居属黄岩横溪淳熙年间为兵部侍郎,后任成都府路运判官。工诗,擅篆隶书。(今属温岭城南其诗词清婉,得唐人旨趣。善篆隶,尤工隶书,家藏汉碑刻数千本,心摹手追,尽得旨趣,晚自成一家。有《篆隶韵书》行于世,所书碑碣极多。宋释居简曾评:“虞兵部仲房书《杜工部李潮八分小篆》、《王宰山水图》两篇,隶法。”

  • 陈祖范

    陈祖范,清学者、文学家。字亦韩,号见复,常熟人。雍正元年(1723)举人。这年秋天礼部会试中式,生病,没有参加殿试,后回到江南,闭门读书。几年后,雍正诏书天下,广开书院,好多大官争相延聘陈祖范去书院教书。他教书有方,但教了一二年就辞去不干了。他说,学生读书都为了做官,考不中进士就说你书教得不好,师道难立。我不想做官,和他们同列,觉得很难为情。朝廷举荐经学通儒,陈祖范被列榜首。因年老,不就职,赐国子监司业。

  • 宗谊

    (1619—1688)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,字在公,号正庵。明末以家财资义兵军粮,遂至赤贫。鲁王监国,召之不赴。以教读为业。生平萃其力于诗,与陆宇燝、董剑锷、叶谦、范兆芝等结湖上七子社,日相唱和。有《愚囊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