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诗词古文>路振生平

路振生平介绍

路振(957~1014),字子发,湖南湘潭人。北宋太宗淳化三年(992)壬辰科孙何榜进士第三人。著有《祭战马文》,讽刺咸平三年(1000)对辽作战中的不力将领;《伐棘篇》为七言古诗,表达了他抵抗外族入侵的坚定立场,有杜甫遗风;《乘轺录》写出使辽国经过,今不传;《九国志》五十一卷,今存十二卷。
>>查看路振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进士及第

  太宗认为,科举试诗词,大多文辞浅薄,不能反映出古人之道,因此亲出试题《厄言日出赋》,以观其学术水平。当时参加考试的有数百人,都茫然不知所出,即使当时名气很大的人亦有难色。路振来自贫寒之家,学习刻苦。平时遍访古籍,连京师人家所不知道的地方他也去查找,所作的赋引经据典,太宗很欣赏,便把路振放置在甲科。

  迈入仕途

  路振及第后初任大理评事,邠州通判,徙徐州。召还,直史馆,迁太子中允、知滨州。一日,契丹兵至城下,路振兵少,民众惊恐不安,人们都认为路振是文官,不懂防御的策略,于是围在一起哭泣。路振亲自加以劝慰,并且说敌人士气正盛,不可跟他们正面交锋,应该坚壁自守。几天后,契丹引兵退去。河北转运使刘综上书称赞他,皇上下诏书褒奖。

  后入判大理寺,改太常丞、知河中府、知邓州。景德中(1004~1007)任福建巡抚,不久,路振为编修官修太祖、太宗两朝国史。大中祥符初(1008),出使契丹,撰《乘轺录》献真宗。改任太常博士、左司谏、擢知制诰。

  路振文词温丽,屡奏赋颂,为人称道。尤长诗咏,内多警句。大中祥符七年(1014),同修起居注,张复、崔遵多次因书事失误遭降职处罚,由路振与夏竦代替他们。路振因嗜酒成疾,当年冬天病亡,年58岁。其子路纶为太常寺奉礼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烛

    生平无考。《全唐诗》收其《铜雀妓》诗1首,出《乐府诗集》卷三一。

  • 陈尧佐

    陈尧佐(963年—1044年10月26日),字希元,号知余子。阆州阆中人。北宋大臣、水利专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宋仁宗时官至宰相,景祐四年(1037年)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以太子太师致仕。庆历四年(1044年),陈尧佐去世,年八十二,赠司空兼侍中,谥号“文惠”。陈尧佐明吏事,工书法,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,著有《潮阳编》、《野庐编》、《遣兴集》、《愚邱集》等。今存词一首。

  • 刘皂

     刘皂:咸阳(今陕西咸阳市)人,贞元间(785—805)在世,身世无可考。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五首。

  • 朱履

    朱履,徽宗政和八年(一一一八)进士(《铅书》卷四)。

  • 孙绰

    (314—371)东晋太原中都(今晋中榆次)人,字兴公。孙楚孙。少以文称。初居会稽,游放山水。与许珣并为玄言诗人,亦能赋,尝作《天台山赋》,辞致甚工,自谓掷地有金石声,为当时文士之冠。名公之碑,必请绰为文。除著作佐郎,累迁廷尉卿,领著作。原有集,已佚,明人辑有《孙廷尉集》。

  • 北宋·蔡京

    蔡京(1047年2月14日-1126年8月11日),字元长,北宋权相之一、书法家。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(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)人。熙宁三年进士及第,先为地方官,后任中书舍人,改龙图阁待制、知开封府。崇宁元年(1102年),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(右相),后又官至太师。蔡京先后四次任相,共达十七年之久,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。蔡京兴花石纲之役;改盐法和茶法,铸当十大钱。北宋末,太学生陈东上书,称蔡京为“六贼之首”。宋钦宗即位后,蔡京被贬岭南,途中死于潭州(今湖南长沙)。《东都事略》卷一〇一、《宋史》卷四七二有传。

  • 郑模

    郑模,号东里,云南赵州人。雍正乙卯举人,官始兴知县。

  • 刘商

    刘商,字子夏,徐州彭城县人。唐代诗人、画家。大历(766年—779年)年间进士。能文善画,诗以乐府见长。官虞部员外郎。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。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,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,代表作有《琴曲歌辞·胡笳十八拍》。《唐才子传》卷四说他“拟蔡琰《胡笳曲》,脍炙当时”。《全唐诗》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。

  • 吴西逸

    [元](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)名、里、生卒年均不详,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。其散曲《自况》云:“万倾烟霞归路,一川花草香车,利名场上我情疏。蓝田堪种玉,鲁海可操觚,东风供睡足。”可从中窥见其性情。散曲内容多写自然景物、离愁别恨或个人的闲适生活,风格清丽疏淡。阿里西瑛作嬾云窝成,自题殿前欢,西逸及贯云石等均有和作。西逸所作曲,今存小令四十余支。(见太平乐府)太和正音谱评为“如空谷流泉。”

  • 刘庭琦

    [唐]明皇时人。官万年尉。开元八年(七二o)上禁约王公不令与外人交结,庭琦数与岐王范饮酒赋诗,拙为雅州司户。能精书学。《旧唐书·岐王范传、书史会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