飈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读音:Mí【音】 旧音你(Nǐ)。【源】 ①生称父,死称考,入庙称祢。父庙为祢,此从父而别氏也(12,21,60)。②百济国有祢姓(60,62)。【望】 平原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五莲(290
读音:Kěnā【综】 唐时上轻车都尉张君夫人为可那氏(248)。
读音:shànfǔ【望】 单父,秦时置县,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1里。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单父望,汉时中牟侯,见《史记》(11,17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
读音:liá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去疾,字子良,其后以字为氏,见《姓考》(3,7,9,12)。②下邳有古良城(在今江苏邳县南)、幽州有良乡(在今北京房山),必有以地名为氏者(60,62)
读音:miǎn【音】 亦音问(Wèn)(6,10,12,63)。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大夫公孙免馀之后,以名为氏(6,7,12,17,26)。【望】 上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免乙,汉时上郡太
读音:lù zhōng吴回生陆终,其支庶为陆终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祝融子陆终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Fúhóuló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“北周有大将军伏侯龙·恩。”疑此即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之伏俟龙氏,盖因侯、俟形近而讹; 恩为惠之讹。参见“伏俟龙”条。
读音:Dōngmén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,字襄仲,居鲁东门,号东门襄仲,因以为氏(7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公族有东门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【望】济阳(17,418)。【布】河南
读音:Bǐng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在邴,其后用祖先封地“邴”为姓,后有省文去掉邑字旁的,以“丙”为姓。二是以地名为姓,邴是春秋时祭祀泰山的一个城邑,居者以地为姓。
读音:Xīkètèhū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牧丁盟额之妻为西克特呼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