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魯刺惕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乃《清通志·氏族略·附载蒙古八旗姓》所收之阿鲁特氏之别译,姑兼收以备考。)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《蒙古秘史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乃《清通志·氏族略·附载蒙古八旗姓》所收之阿鲁特氏之别译,姑兼收以备考。)
读音:rǎng【源】 ①系自嵬姓。古帝鬼騩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②攘,亦即穰,为战国时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异父弟穰侯魏冉之封邑(故城在今河南邓县东南),以邑为氏(8,60,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
读音:C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云南凤庆(旧名顺宁)(241)、台湾澎湖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新编
读音:Yǒushēn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以国名为姓氏。《帝系》作 ‘有辛’,禹母之宗国。有㜪即有莘。”
读音:Bìlán【源】 ①金时女真人姓(21,71)。②金贞祐三年九月赐何定为必兰氏(21,24,71)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【变】 至清时改译为必喇(24)。【人】 必兰阿鲁带(一作必喇阿鲁岱),
读音:Máwéimíng【源】 西夏人复姓(85)。由麻、嵬名两氏所合成。
读音:Gǒu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与“苟”或通,本草名,即枸杞,亦作苟杞。)“河内多杞,所居饶之,因以为氏。”(《姓氏考略
读音:Zhālājǐlá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扎剌只剌”。
读音:Bàikùlǐ【综】 清满洲马甲哈斯克之妻为拜库里氏(260)。
读音:Wòwò’ěrcháhēi/Ororcar【综】蒙古族姓。蒙古语“斡斡儿察黑”意为散流人,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、胡日哈、西拉沐沦、益和诺尔苏木均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yī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(60,62)。 ②韩不信,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其字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江西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