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Wén

闻姓主要有两个来源。一是出自复姓闻人氏,是春秋时少正卯的后代。少正卯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人,被誉为“闻人”,后为孔子诛杀,其后代有改为闻人氏者,后有一部分将复姓闻人改为单姓闻,为闻氏。二是由文姓所改,是文天祥之后。南宋时期文天祥的护国军兵败后,其族人由江西吉安避难逃至湖北麻城,将文姓改为谐音的闻姓。

据考证,闻姓大致形成于唐末宋初。望族居吴兴郡(今浙江吴兴)。闻姓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、江苏南部及上海、河南南阳及洛阳、湖北浠水和辽宁等地区,其他地区如云南、天津、安徽等地亦有少量分布。

闻姓历史人物有闻秀玉,清代女诗人、画家。善于绘画,又与姊芝玉并工诗,为时人所称颂。著有《蕉窗闲咏》传世。闻珽,清代著名藏书家。乾隆年间举人,好读书,得善本,必校雔点勘。得王损仲宋史记旧书稿,为当时稀有本子,他本欲予以刊刻,但最终未能成行,甚为遗憾。闻璞,字楚璜,近代女诗人,性至孝,奉养父母,矢志不移。曾女扮男装从师授经。长于写诗,有作品《闻孝女诗抄》行世。闻一多,原名闻家骅,现代著名诗人、学者、爱国人士。曾留学美国,主修美术、文学。早年参加新月社,先后任教于青岛大学、清华大学。著有《红烛》《死水》等诗。后来积极参加反对独裁、反对内战、争取民主的斗争,1946年在昆明遇害。有作品《闻一多全集》。

闻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八十九位。


本闻人氏之后,改单姓为闻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以凶德为氏,闻氏,即闻人也。宋登科有闻见昌、闻舜举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珠勒

    读音:Wūzhūlè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福英之妻为乌珠勒氏(260)。

  • 井强六斤

    读音:Jǐngqiángliùjīn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,其注云:“北魏时代北姓。”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井疆六斤”,详见该条。

  • 读音:Kūn/Kuen,Kwu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髠顽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髡〕(91)。【人】 髠屯,春秋时郑国外仆,见《左传》(11)。

  • 读音:liáo宋微子后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shè【音】 射氏有Shè、Shí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射(Shí)姓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昭王时大夫观射父之后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②出自古司射官之后(60,62)。③汉末大鸿胪射咸,本姓

  • 自死獨膊

    读音:Zìsǐdúbó【源】 代北姓(7,12,15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为罕见之四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道其详。

  • 都佳

    读音:Dūji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辉发、索伦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后改为都氏(180)。 【人】清宗室觉罗阴德保之妻为都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辉发、索伦地

  • 博耶特

    读音:Bóyétè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吉善保之妻为博耶特氏(260)。

  • 護骨

    读音:Hùgǔ【源】 北魏时匈奴别种高车部有护骨氏(11,44,60,70)。【变】 ①一作纥骨氏(60,62,70)。②后改为胡氏、元氏(70)。历史上高车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魏书

  • 敦邱

    读音:Dūn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作“敦丘”。当以地为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