鉐
读音:shí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一说,即氏,因字形变而分为两姓,必系冶铜之人以为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鎐(7)。【望】 彭城(7)。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 云: “必系冶铜之人以为氏。”
一音zú,亦姓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一说,即氏,因字形变而分为两姓,必系冶铜之人以为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鎐(7)。【望】 彭城(7)。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 云: “必系冶铜之人以为氏。”
一音zú,亦姓。
读音:gōng shuài本公师氏,避晋景讳,改为公帅。(见《姓谱》)
读音:Nǎ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ù【音】又音舒(Shū),春秋时有豫让者,豫音舒(22)。 【源】晋大夫毕阳之后(7,17,24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 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 【人】豫让,春秋时上党人,初事晋
读音:Ākǎ现行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以为姓。未详其他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Lèyánɡ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载佤支系,汉姓为谭(166)。
读音:Mòkètuōxǐ【源】 清时居于黑龙江下流的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于赫哲族中(429)。
读音:Lāyá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界凡(23,63,180,260)。
读音:Tú/Twu【综】 北魏孝昌时旷野将军石窟署令唋渊(248)。
读音:Yàn【综】 见《庄子·天运篇》,亦作猋(62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ù chéng尧师务成,舜师纪后。(见《潜夫论》)舜学于务成昭。(见《荀子·大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