鄎
【源】 舜庶子七人,其后裔得国者有息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),为姬姓之侯国,春秋时灭于楚,其后有息氏,鄎氏(19,21,87)。
【源】 舜庶子七人,其后裔得国者有息(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),为姬姓之侯国,春秋时灭于楚,其后有息氏,鄎氏(19,21,87)。
读音:Zī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灵石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pú chéng【源】春秋时晋大夫步扬,食采于步,因氏。步扬之子䧿居(亦称先且居)食采于蒲城(故城在今山西蒲县东南),故称蒲城䧿居,后以邑为氏,见《广韵》(60,62
读音:Dàlí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①其据《左传》注云: “高阳才子有大临,后以为氏。”②“卫大夫大临之后。”
读音:xǐ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夫渻灶之后(7,9,11,17,60)。②居于渻丘(水出山丘之前称渻丘)者因以为氏(60,62,91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
读音:Gōng公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春秋时鲁昭公的两个儿子衍和为,世称公衍、公为。其后代子孙便以祖上爵位为姓。公姓发源于山东,后以山东、浙江为主要聚居地。公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公子闾,被昭王指定
读音:Qiūnǎidūn【综】 《庾信集》后周时广化公丘乃敦崇传,崇传称丘乃敦氏为魏室之裔。可知丘敦氏,原作丘乃敦,后省文作丘敦,再省文作丘氏(70,242)。
读音:Guó【源】 ①夏禹之御者国哀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当为国姓之始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国氏为齐之卿族,且世为上卿,子孙沿其氏(21,60)。一说,齐太公之后有国共伯,天子命相齐为国氏(6,9
读音:E-fúgāngānd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
读音:Ěrqǐ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Wèimù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神保住之妻为魏木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