邒
【综】 邒为乡名(80),或以地为氏。按:今人有误书邓为邒,故疑邒系邓之讹。福建、广东(62)、北京、湖南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此姓系吴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古之乡、亭有以邒命名者,居者或以地为氏。)
【综】 邒为乡名(80),或以地为氏。按:今人有误书邓为邒,故疑邒系邓之讹。福建、广东(62)、北京、湖南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此姓系吴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古之乡、亭有以邒命名者,居者或以地为氏。)
读音:Zhuógǔ/Chehsu【源】 北齐时姓(11,17,2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斮骨〕(91)、〔所骨〕、〔研骨〕(60),皆误。或即斫胥氏(17)。【人】 斫骨光弁,北齐时人,见《北齐书·
读音:Xuéshù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元史·列传》有博尔呼,即姓学顺氏。
读音:fèi yě tóu代北人姓,后改为宇文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chēn【源】系自芈姓。秦末,楚怀王之孙熊心被项羽立为义帝,都郴(故城在今湖南郴县),因以为氏(6,12,15,60)。一说,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郴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 【望】江夏(17,
读音:Móuluò【源】 回纥葛逻禄部有三族,一曰谋落,见《唐书》(60,62,63)。当系回纥姓之音译(62)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回纥葛逻禄有三族,一曰
读音:Báijiā【源】 ①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兀鲁特、察哈尔等地(260)。②清满洲镶黄旗、正蓝旗中均有白佳氏(259,260)。【变】亦作拜佳(23)。【人】 正蓝旗满洲马甲哈尔萨之妻为白佳氏
读音:Shìlóu【源】 代北鲜卑人姓(70,242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是楼〕(27,60,242)。②北魏时改为高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42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【人】 是娄卢,南燕
读音:Émì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huǎn jī缓稽氏改为缓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F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陕西(92)、广西都安(28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四川武胜(321)、内蒙古达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