躳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、《广韵》(63)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、《广韵》(63)。
读音:E-lǐwē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沙班,阿里温氏,元至治二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
读音:Bìlǔl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苏完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毕鲁勒〕(180,260)。②清正白旗满洲前锋护军哈尔库之妻为毕鲁礼氏(260),〔毕鲁礼〕似即必鲁
读音:Sūndūdǎi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教化,蒙古孙都歹氏。元泰定元年任镇江路彰德翼下千户所达鲁花赤,见《至顺镇江志》(399)。
读音:Hétūlín【源】 纥突邻系居意辛山(在今内蒙古五原境)之部落,当以部为氏(60,70)。【变】 北魏时改为邻氏(7,12,27,60,70)。
读音:Jíbāng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171,435)。
读音:Wàngchá【综】 清时蒙古人姓(72,256)。旺察福禄,清蒙古正白旗人,乾隆中历参赞大臣(61,7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乾隆时领侍卫内大臣
读音:Gù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上杭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上杭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(按: 四周陡峭、顶端较平的山称之为崮,崮姓当是以居地为氏。)
读音:H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此系“以地为氏”。列子师壶邱子林,郑人。或作“壶丘”; 又作“狐丘”、“狐邱”。
读音:Xiāo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子姓。春秋时宋乐叔有功,封于萧,为附庸国,后国灭,子孙因以为姓氏。二是源于嬴姓,为伯益后裔。伯益后裔孟亏,受封于萧,后人以萧为姓氏。三
读音:Shíbóqín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罗尔善之妻为石博秦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