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Èr

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贰为春秋时楚境内小国,在随州应山(故城在今湖北广水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6,9,11,12,17)。②夷姓,见《后秦录》(9,11,17)。【变】亦作二(6)。【望】河东(17),江陵(21,60,418)。【布】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贰尘,夷人,北魏时平阳太守(9,11,12,17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山海经》贰负之臣曰危,杀窳窫。贰姓始此。望出河东。” 窳窫,音yúyà, 或作猰㺄, 亦作貐貐, 传说中的怪兽。 贰负,官名。此以官为氏。②古有贰国。或以国为氏。郑樵注云:“或言姬姓。《左传》: ‘楚屈瑕将盟贰、轸。’并小国也。贰国在随州南 (今湖北应山县境)。” ③《姓氏考略》注据《后秦录》 云: “夷姓,后魏有将贰坐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敍瞿

    读音:Xùqú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努特

    读音:Nǔtè【综】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努特氏(259)。

  • 葉赫

    读音:Yèhè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叶赫本河名,蒙古星根达尔汉灭扈伦之纳喇部,并其民入迁于叶赫河岸为叶赫部,因以部为氏(23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

  • 读音:héng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、常氏,见《世本》(3,6,12,17,60)。 ②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(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)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 ③清满洲八旗姓

  • 读音:gé【源】①系自偃姓。古帝皋陶之后。古有鬲国(故城在今山东陵县之旧安德县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5,17,60)。②殷时贤人胶鬲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11,12,17)。 【

  • 卓巴

    读音:Zhuōbā基诺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。本氏族名,后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基诺族》。

  • 读音:suī【源】 ①睢,宋大夫食邑(故城在今河南睢县),因氏(17,62)。②战国时赵大夫食采于睢邑(同上),因以邑命氏(12,15,62)。【望】 赵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中江(345)

  • 嵬迎

    读音:Wéiyíng【综】 西夏人姓(95)。

  • 郭囉羅

    读音:Guōluólu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郭啰罗系地名,以地为氏(23)。凡六派,出沾河、白河、布勒德、郭啰罗、讷殷、马察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清驻防新疆伊犁锡伯族有此姓,亦作〔郭罗

  • 费听

    读音:fèi tīng党项以部为姓,有费听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