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wù【源】 鲜卑人姓,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(60,62)。北魏时蠕蠕(即柔然,参见蠕蠕姓)部人姓(242)。【变】 亦称〔勿地延〕、〔乌地延〕氏(425)。【人】 勿地延,北魏时蠕蠕部帅率众降
读音:chǒng见《姓苑》。▲<三国蜀汉>宠羲,长史。<五代>宠令图,中门使。
读音:Nánfúlù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呼尔哈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qián ěr王季之后有钳耳氏。(见《路史》)西羌姓。为羌中强族,其先姓王,后改姓钳耳。(见《魏书·王遇传》)钳耳氏,《西羌人状》云:周王季之后,为虔仁氏,音讹为耳姓氏。《英贤传》云:本胡姓,梁
读音:mǒ yán抹颜曰孟。(见《金史·国语解》)
读音:Gōngxú【源】 春秋时晋公族有公壻氏(17,62)。【人】 公壻池,见《左传》(17,63)。
读音:Démǎ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Nālán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(259)。那兰长海,清满洲人,镇安将军马期之子,博学多识,著有《雷溪草堂集》(61)。按,或源出金时女真人纳兰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满族姓。满州人长
读音:guǐ běi癸北女,为舜妃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 (癸北),国名,女为舜妃。”此以国为氏。或作“癸比”,又作“登比”、“登北”,盖因
读音:Yánqiū【源】 延丘,故地名,在今河南濮阳东,因春秋时吴国公子延陵季札息于此丘得名,后乃以地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又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地名,在豫阳县东,因延陵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