觟
姓见《姓苑》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户瓦切。张澍云: ‘古有鲑、觟二姓,单姓宜从鱼;复姓宜从角。今人多混’。”
姓见《姓苑》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户瓦切。张澍云: ‘古有鲑、觟二姓,单姓宜从鱼;复姓宜从角。今人多混’。”
读音:Línglú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援引《万姓统谱》收载,其注“泠伦”云:黄帝乐官二名,分为四氏(或作伶纶、伶伦、泠沦)。”
读音:Dédǔlè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 收载。或作德都尔、德杜尔、德敦,后改单姓“德”、“杜”。
读音:Sūhú【综】 土族姓。世居青海互助。系辽金时河西走廊游牧部落“阻卜”之译音,亦称阴山鞑靼,汉姓为胡(195)。
读音:Ché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台湾(63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yū后汉有肥乡侯始平纡邈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Wèiliáo【综】 尉缭子为秦王政时大梁人,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(35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战国中期兵家尉缭的后代。著有《尉缭子》。”或音yù
读音:Lè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甘肃省革命烈士英名录》 收载,且云: “今甘肃和政县有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āobá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颇超”引 《新唐书·党项传》云:党项以姓别为部,故有细封氏、费听氏、往利氏、颇超氏、野辞氏、房当氏、米禽氏、招拔氏。
读音:Dàntá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系澹台之俗写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乃 “澹臺”之讹省,如是,则应音tánt
读音:Gōngchóu【综】 战国时韩国有公畴竖(一作坚)见《战国策》(11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战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