蔞
【源】北魏时改鲜卑一那萎氏为蒌氏(11,12,17,60,70)。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云: “娄氏,《官氏志》 云:‘那蒌氏改为蒌氏。’”(按:《九通分类总纂·氏族类·夷狄大姓》“蒌氏,音 ‘芦’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 “北魏时代北那蒌氏后改为蒌氏。” 皆与 《汉语大字典》所注有别。录以备考。)
【源】北魏时改鲜卑一那萎氏为蒌氏(11,12,17,60,70)。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云: “娄氏,《官氏志》 云:‘那蒌氏改为蒌氏。’”(按:《九通分类总纂·氏族类·夷狄大姓》“蒌氏,音 ‘芦’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 “北魏时代北那蒌氏后改为蒌氏。” 皆与 《汉语大字典》所注有别。录以备考。)
读音:dì sì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以次第为氏,齐田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潜夫论》云:“齐田氏之后。”此亦“以次为氏”。出田氏。齐田
读音:Chǒu【音】又音愧(Kuì)(86,91)。 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21,24)、《集韵》(86)。商周时古族鬼方,活动于今陕西一带,亦称媿氏(91)。一说,或系魏氏因事去禾为媿(26)。 【人】
读音:hé纥单氏,改为纥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北齐纥奚氏,改为纥姓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Jūnzhū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复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īzǐ【源】 见《元和姓纂》(6)。【人】 师子仆,春秋时郑人,见《世本》(6)。师子将,汉时北平太守(6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世本》 收载。“春秋时郑有师子汉; 汉有北平太守师子将。
读音:Pī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中甸、泸水有分布。傈僳族姓氏。泸水县公安局提供;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云南省革命烈士英名录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ī wú鲁大夫兹毋还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齐大夫兹毋还;汉有侍御史兹毋常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鲁大夫兹毋还之后。”亦作兹
读音:Zhuān【源】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注云:“以国名为姓氏。‘以国为氏,鲁附庸也, 一作专。’专、、三
读音:Hóngluó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松阿里乌拉(23,63)。【人】 洪罗拖色,清镶黄旗人,世居松阿里乌拉,从征耿精忠、吴三桂有功,授骑都尉(23,6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Yu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