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稽
读音:tǒng jī
代北人姓,后改为嵇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代北人姓,后改为嵇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Lāgābā【综】 夏尔巴人姓。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和定结县陈塘区(435)。
读音:Tǔgǔ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见 ‘吐奚’。”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注: “吐奚”云:“后魏吐古弼大夫,本姓吐奚……”“吐古”之姓当出於此。
读音:Gānhán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甘韩家支(375)。
读音:Zǔ祖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子姓,为商汤后裔。殷商王有祖甲、祖乙、祖丙、祖丁,后人便以祖上庙号为姓氏。二是取祖子为姓氏,源于商代的两位大臣祖己、祖尹。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时有左相仲
读音:Zhúhǔ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术虎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(71,397)。部人分布于涞流水、活论水(今拉林河及其支流活论河)等地(397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乌虎〕(71)。 ②至明改称朱胡氏、至清
读音:Xī《姓氏词典》有载。其注“巂”云:“又作 ‘嶲’。”详见 “巂”条。
读音:xī jū【源】 北魏时西域悉居半国(汉时称西掖国,故城在今新疆莎车县)人之姓(6,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古西掖国人也。”未道其详
读音:Yèɡǔlù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
读音:Tá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Tǔhé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复姓录》(12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复姓录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