紇合
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Zhūěrs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安褚拉库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安褚拉库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Yì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平陆(298)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临汾、忻汾、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
读音:dǐ【源】 ①邸,县名,当以县名为氏(60,62)。②汉时西域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(60)。【变】 亦作䣌(17)。【望】 河西、中山(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分布
读音:fán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武王之弟周公之第二子凡伯之后,以国为氏(6,9,12,15)。凡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西南。【变】 一作(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
读音:yì【源】 ①商时有奕车之觚,见《宣和博古图》(60)。此为奕氏之始。 ②周伯卤(一说秦伯(17))之曾孙仲奕,武王封之于阎,晋灭之,其后有奕氏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
读音:zhú郑大夫烛之武后,不得氏以其居烛地,故以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Méizhì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辽金元姓谱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ìliánzhē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亦怜真·班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注“亦”引清张澍语曰: “或元亦怜真之后以为氏。”是“亦怜真”,元
读音:Jiǎ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湖北武汉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
读音:Sāngu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广东顺德有此姓(3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