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hēn

甄姓的主要来源有三个。一是源于妫姓。据说舜曾于河滨烧陶,古人称做瓦器的人为甄,其后人便以之为姓,称为甄姓。二是以祖辈名为姓。传说上古部落首领皋陶氏有个儿子叫仲甄,仲甄的子孙就根据祖先的字,将自己的姓氏定做甄。三是少数民族改姓。北魏鲜卑族有郁都甄氏改为甄氏。

甄姓发源于河北。西汉时期,甄姓先民已在无极形成望族。这个家族历经秦汉、三国、魏晋和隋唐,前后八个时代,绵延八百年,发展成为中国北方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。宋代,无极甄氏家族有若干支脉向四方繁衍迁徙。如今甄姓在全国多有居住。

甄姓历史人物有甄宇,东汉时人,曾为太子少傅,建武年间,朝廷每到腊月都要给博士发放羊,甄宇每次都挑选最瘦的那只。有次朝会时,皇帝问:“‘瘦羊博士’何在?”于是在京城中号甄宇为“瘦羊博士”,意为能克己忍让之士。甄后,即甄宓,本为袁绍次子熙之妻,姿貌绝伦,曹操击破袁绍,曹丕纳为妇,丕称帝,失宠赐死,后追谥文照皇后。据说曹植的《洛神赋》就是感念甄后而作。甄权,唐代名医,擅长针灸,精通养生之道,著有医书多卷。

甄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零五位。


【音】又音坚(Jiān)(7,9,12)。 【源】①皋陶(亦名咎繇,虞舜时造律大臣)次子仲甄之后,以字为氏(17,60,69)。②以技为氏。舜陶甄河滨,其后为氏(6,7,9,17,60)。其先为虞舜作瓦之陶人,甄的本义为古代作瓦器之人(69)。③北魏改郁都甄氏为甄氏(11,17,60,70)。姚薇元考证,疑郁都甄乃郁築鞬之异译,乃东部鲜卑种也,故姓书曰“东夷姓”(70)。④满族姓(344)。 【望】河南、中山(17,60,418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6%。尤以河北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甄姓人口72%。 【人】甄丰,汉时附王莽,拜更始将军,广新公(61)。


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。其注云: “虞舜陶甄河滨,因以为氏。或音 ‘坚’。汉末太保甄邯,生丰,为司徒。著望中山。”

一音zhēn。为现行姓氏。详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鐬

    读音:Wūyú【源】 乌馀,春秋时越王支庶采地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,63)。馀亦作余(91)。

  • 沈佳

    读音:Shěnjiā【综】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之逊嫔为沈佳氏(72)。

  • 斡哩

    读音:Wòlī金代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或为女真族姓氏,乃女真之白姓;或为奚五族之姓。奚王五族指: 吹、穆济、斡哩、约罗、伯特。在辽为部,金大定间始定为氏。当是以部为氏。

  • 读音:Jù【音】 又音炒(Chǎo)(17)。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㷅〕(17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【人】 焣子,见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(11,17,26)

  • 读音:Xiàng相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夏朝有帝相,其后裔支庶子孙,有以祖名为姓者。二是商王河亶甲原居于相,后留居相地者便以地为姓。相姓发源于河南,望族居于西河郡(今山西、陕西之间)、巴郡(

  • 读音:Shā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昌黎,山西之临汾、榆次、忻州、,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

  • 涅額

    读音:Niè’é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蔣布

    读音:Jiǎngbù【综】彝族姓。属尔恩阿尔约尔家支,四川昭觉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Tó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姓谱》 注云: “以水名为姓氏。潼水,在陕西潼关县西。”

  • 贾孙

    读音:jiǎ sūn卫大夫贾孙之后。(见《世本》)贾孙氏,卫大夫王孙贾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族系为氏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