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叔
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错叔绣封于滕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西南15里),为滕侯,史称滕叔绣,其后为氏(6,7,12,15,17)。 【人】滕叔辛,楚考烈王时大夫(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滕叔绣之后。”绣,周文王等十四子,封于滕。滕叔,以国系为氏,系出姬姓。
战国楚考烈王时有滕叔·辛。
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错叔绣封于滕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西南15里),为滕侯,史称滕叔绣,其后为氏(6,7,12,15,17)。 【人】滕叔辛,楚考烈王时大夫(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滕叔绣之后。”绣,周文王等十四子,封于滕。滕叔,以国系为氏,系出姬姓。
战国楚考烈王时有滕叔·辛。
读音:Nán mén南门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夏朝末期,有管理南宫门的官吏,后代遂以官职为姓。二是先秦时居住在都城南门者,有人以南门为姓。南门氏早期分散居住在中原及周边地区。南门姓见诸史籍者极少
读音:fēn望出魏郡。战国时有魏臣纷疆。(见《正字通》)
读音:Bì【源】 春秋时鲁地有鄪(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),以邑为姓,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谱》 收载,其注云:“以邑为姓氏。, 春秋鲁邑, 也作费,
读音:Nǚněipǔ彝族姓氏,彝语“女”为黄牛之意,“女馁谱”即“黄牛氏族”,以之为姓。后或改单姓“黄”,盖取其汉意“黄牛”之首字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Zhāng【源】 ①张、王、李、赵,黄帝赐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60)。黄帝之孙挥,始造弦,实张网罗,世掌其职,后因以为氏,见《广韵》(11,21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,字张侯,以
读音:Bǔ/Buu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63)。
读音:Dōngfāng【源】 相传为伏羲之后,帝出于震,位主东方,子孙因氏焉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7,21,60)。【望】平原(17,418),济南(21)。【布】山东惠民(382)、台湾台北(6
读音:yóu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布】 山西绛县(324)、台湾嘉义(68,261)、山东荷泽(62)、东明、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河北肥乡、吉林长白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油
读音:Gǒng巩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出自姬姓。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邑(今河南巩义),称为巩简公。其子孙后代便以原封邑名命姓,称巩氏。二是春秋时晋国大夫巩朔的后
读音:Jūjiū【源】 少昊之官,司马者也(15,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