浑
战国郑大夫浑罕之子宽,别为浑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出自匈奴浑邪王,随拓拔氏徙河南,因以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吐谷浑氏后改为浑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▲<唐>浑释之,兰州人,宁朔郡王。
战国郑大夫浑罕之子宽,别为浑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出自匈奴浑邪王,随拓拔氏徙河南,因以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吐谷浑氏后改为浑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▲<唐>浑释之,兰州人,宁朔郡王。
读音:Dié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 “现代北方有(此姓)。”
读音:yù lí【源】 夏禹之裔,东楼公之后有郁厘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及《路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俱予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
读音:Zǐsì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郑穆公之子,字子驷,后以为氏(7,12,17,21,60)。【变】 亦为驷氏(12)。【它】 驷氏本无子字,见《古今姓氏辨证》(7,60,62)。
读音:jí mù【源】 系自子姓,周时宋微子(商纣王之兄)之后有及木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微子后有及木氏。” 则此当系出子
读音:H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2)。古有讙国,见《国名纪》。齐人归讙是也,见《左传》。因氏(17,26,62)。讙即下讙,春秋时鲁邑(故城在今山东肥城西南)(21)。【变】 一作〔酄〕(17
读音:Wēng’ēl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阿巴噶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翁阿理〕(260)。
读音:Cuō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史》 收载。“元有撮及班”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úxùn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五姓庄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五姓庄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A-gé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曲涅阿革家支(375)。
读音:Jiāngjiāowǎ古代吐蕃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以后,分裂为四: 其一在前藏,即拉萨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六,其中之一,即姜郊瓦氏,当以部族为氏。见《中国通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