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án

【源】 ①周灭商后,苏忿生与檀伯达封于河内(故治在今河南沁阳),见《左传》。檀姓始此(60,62)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瑕丘檀城(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北之檀乡),后因氏(11,12,14,17,60)。【变】 今亦俗作〔枟〕。【望】 清河、平卢、高平(17,60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内蒙古鄂托克旗(318)、包头、河北唐山、河南义马、湖南衡阳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檀弓,战国时鲁人,善于礼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河北之辛集、获鹿、乐亭、山东之昌乐、山西之太原、辽宁之清原、福建之清流、浦城、广东之吴川、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左传》 注云: “周克商,苏忿生与檀伯达封於河,檀姓始此。”②郑樵注云: “ 《姓纂》 云: ‘姜姓。齐公族有食瑕邱檀城,因以为氏。’ 然瑕邱鲁地也。或齐之公族奔于鲁者受邑乎檀耶? 《礼记》 鲁有檀弓,是其裔也。望出清河、平卢、高平。” 此以邑为氏。③或与“” (tán) 同,《中文大字典》 有载,其注 “” 云: 姓也,通作“”,《集韵》: “郑栎邑 (按: ‘栎’,或作 ‘轹’) 大夫单伯。通作 ‘檀’。” ④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志》 注云: “鲜卑亦有檀姓,檀石槐是也。”(按,“檀石槐”,人名耳,晋代率其族人始兴,遂分鲜卑为东西、中三部,遂有托跋、慕容、宇文诸大姓,未闻有以檀为姓者。姑收录以备考。)

南朝宋有檀道济,征南大将军; 宋代有檀固,熙宁进士; 清代有檀萃,书法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竇德葛爾

    读音:Dòudéɡé’ěr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格岱之妻为窦德葛尔氏(260)。

  • 投壺

    读音:Toúhú【源】 系自晋中行氏,春秋时晋中行穆子相其君景公,会诸侯,与齐侯晏投壶(一种游戏),穆子举矢曰,寡君中此为诸侯师,中之,时人称焉,后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7)。【变】 后

  • 賀爾加

    读音:Hè’ěrjiā【综】土族姓,意为霍尔村,一作〔贺尔郡〕,汉姓曰贺(195)。

  • 鍾吉

    读音:Zhōngjí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叶赫、抚顺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兀鲁特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鐘吉〕(23,63)。②后改为钟氏

  • 涇陽

    读音:Jīngyáng【源】 战国时秦宣太后(秦昭王之母)弟封泾阳君,因氏(9,17,21)。泾阳,故城在今甘肃平凉西40里。【变】 一作陉阳(60)。【人】 泾阳犨,汉时附马都尉(7,9,17,21

  • 牧师

    读音:mù shī汉依周礼置牧师令,主养马,后世因以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牧师氏,汉依周礼置牧师,令主养马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)

  • 读音:Yuán【源】 系自袁姓(17)。亦见《元和姓纂》(6,12,19)。【望】汝南(17,418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音 ‘袁’,出何氏

  • 方壘

    读音:Fānglěi《姓氏词典》 有载。其注 “方纍” 云:“又作 ‘方垒’ 氏,以国名为姓氏。”详见“方纍”条。

  • 读音:Pi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、河北之

  • 读音:Jì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台湾(68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运城等地有此姓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