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óu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少康之后,封于杞(故城在今河南杞县),为东楼公,子孙因以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7,12,17,60)。②北魏时改盖楼氏、贺楼氏等为楼氏(11,17,21,44,60)。【望】 东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浙江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楼姓人口70%。【人】 楼缓,周时人,秦相(1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大同,陕西之韩城,江西之崇仁,福建之清流、浦城,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楼氏,亦为东楼氏,姒姓,夏少康之后。周封杞东楼公,支孙以楼为氏。城阳诸县有娄乡,是其地。”此以国为氏,望出东阳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注云: “后汉白马羌豪有楼氏。” ③又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后魏盖楼氏、贺楼氏并改为楼氏。”

战国时秦有楼缓; 汉代有大尚书楼堭; 又有楼护、楼登; 宋代有楼大年、楼钥、楼郁; 明代有楼英、楼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日基

    读音:Rìj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方相

    读音:Fāngxiàng【音】 方音蝄(Wǎng)(80,86)。【源】 黄帝巡行,嫘祖(帝元妃、西陵氏)道死,帝令嫫母(帝次妃)监护,立嫘祖为方相氏,见《史记》(60,62)。又:方相为官名,属《周

  • 公鄂哩

    读音:Gōng'èlǐ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松花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公鄂里〕(180)、〔公鄂理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松花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

  • 读音:Bǐ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75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P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及其晋中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

  • 读音:qiān【源】 阡或为秦汉时氐王杨千万之后,千加邑为阡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望】 临邛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阡能,唐时邛州牙官,中和二年因公事违

  • 諤爾古岱

    读音:Èěrg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“七十二种姓”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古歹”。

  • 读音:Ē【源】 系妸荷氏所改(17)。【音】 亦音ě(17)。【望】 怀道(17,418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,其注云: “《庄子·

  • 湛師

    读音:Zhànshī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元和姓纂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mào东莞人有此姓。(见《姓苑》)今明州鄮县有贸氏。(见《路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