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ìng

【源】 ①黄帝之孙敬康之后(12,60,62)。②系自妫姓。陈厉公子完奔齐曰敬仲,子孙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③清高宗改翰林院编修苟华南姓敬(23,62)。【变】 宋时因避翼祖(赵匡胤之父赵敬)名讳改敬氏为苟、文二氏(23)。【望】 平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四川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敬姓人口63%。【人】 敬丕,春秋时秦宰相(6,21)。

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 查 《汉语大字典》, 无“”字, 与之形近者有“敂”、“��”, 然皆音kǒu, 亦未注明其为姓。姑收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ì/Bih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

  • 烏錫

    读音:Wūxī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赫彻木(23,63,180,260)。②彝族姓(375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赫彻木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宥連

    读音:Yòulián【源】 宥连,南北朝时北部落名,以部为氏(27,60,62)。【变】 北魏时改宥连氏为云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7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

  • 子西

    读音:zǐ xī【源】 系自��姓,春秋时楚平王之子公子申,字子西,为令尹,死于白公之难。其后以王父字为氏(7,12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读音:Qí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台北、台中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蔚县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淳于

    读音:Chún yú淳于姓是以国名为姓氏。西周初年,姜姓斟灌氏受封于淳于,国家被灭亡后,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,称淳于氏。淳于姓早期活动于河南、山东一带。淳于姓历史人物有战国时齐国学者淳于髡,以博学滑

  • 一斗眷

    读音:yī dǒu juàn一斗眷氏后改为明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亦俱收载。其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北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明氏。

  • 武安

    读音:wǔ ān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孙颛顼之后有武安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 ②系自芈姓。秦将白起封为武安君,因以为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9,11,12)。【人】 武安恭,汉时千乘侯(6,1

  • 木里足

    读音:Mùlǐzú景颇族姓氏。本为地名,指恩梅开江江口处,此以地居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读音:F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 收载,“汉有拊离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