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Gē

戈姓。夏禹的后代分封于戈,以国为姓。

戈姓早期在河南一带活动。关于戈姓历史人物有这样一联:“一门双进士,两朝四画家。”上联说的是清代戈涛、戈源兄弟,献县人,皆举进士。下联说的是明清两朝,戈姓有四人为著名画家。明代有戈讪,清代有戈文、戈载、戈宙琦。

戈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一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禹之后,分封于戈,子孙以国为氏(7,11,17,21)。 ②有穷氏后羿之子寒促,夏帝相时篡夏,封其少子豷(一作禧)于戈,此乃夏时诸侯国,其地在宋、郑之间(当在河南省中部),后为夏少康所灭,其子孙遂以国为氏(12,21,89)。 ③回族姓。【望】 临海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戈彦,宋时池州兵马都监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较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平度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崇仁、金溪,广西之灌阳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彝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谱》 云:“禹之后,分封於戈,以国为姓。”此当系出姒姓。②郑樵注云: “夏时诸侯,豷之国也。(按: 《左传》 载:寒浞杀羿,因其室而生浇、豷。处浇于过,处豷于戈。)少康灭之,其地在宋、郑之间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

宋代有戈彦;元代有戈叔义,画家; 明代有戈元礼,保山人,官工部司郎; 清代有戈宁智; 又有戈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Shǐ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彌姐

    读音:Míjiě【源】西羌人姓,亦称关西(指函谷关、潼关以西地区)复姓(6,7,9,12,15)。【变】一作〔弥且〕(7,15)。后改为弥氏(78)。【人】弥姐婆触,东晋末后秦冠军大将军(21)。弥姐

  • 瑪爾吉特

    读音:Mǎěrjít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扎噜特(23,63,260)。【人】清正蓝旗蒙古前锋校德福之妻为玛尔吉特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扎噜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

  • ⾻崙厪⾻思

    读音:Gǔlúnjìngǔsī【源】 隋唐时回纥外九族第九姓为骨��厪骨思氏,见《路史》(60,63)。【变】 亦作〔骨��厔骨思〕(60)、〔

  • 占尼

    读音:Zhānn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玛察(23,63,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玛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圖卜岱

    读音:Túbǔdài元代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元代蒙古族姓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秃别歹”。②元代“色目人”姓,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

  • 豢龍

    读音:Huànlóng【源】 古诸侯飂叔安之裔董父好龙,畜龙以事帝舜,赐姓曰有董氏,曰豢龙。豢龙为官名。官有世功,则又以官为氏,御龙氏亦如之(6,7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

  • 胡害

    读音:Húhài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容斋随笔·汉人希姓》 云: “两 《汉书》 所载人姓氏。有后世不著见者甚多,漫纪于此,以助氏族书之脱遗。复姓如公上、不害、合

  • 谷渾

    读音:Gǔhún【源】 吐谷浑归化,改为谷浑氏(21,27,60)。【变】 北魏时改谷浑氏为浑氏,见《孔至杂录》(17,60)及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60,70)。【望】 河西(17,60,418)

  • 读音:zhēn【源】①夏禹之臣有真窥,见《吕氏春秋》,当系真氏之始,(60,62)。②古��国之后,去邑为真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③宋时翰林学士真德秀,福建蒲城人,本姓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