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神
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忽神氏(13)。一说,系许兀慎氏之异译(397)。【变】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库克新〕(24)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库克新”。
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忽神氏(13)。一说,系许兀慎氏之异译(397)。【变】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库克新〕(24)。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库克新”。
读音:Fén【综】 春秋时楚有蚠黄(11,17,62)。或即蚡氏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蚡”云:“楚之国(按:似当作‘同’。)姓,蚡冒之后,字亦作‘蚠’。《说苑》:‘楚有蚠黄,之晋
读音:Fèiji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讷殷兴京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后改为费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讷殷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后或改为单
读音:Āzhě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由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kǔ【源】 ①老聃五世祖硕宗事周康王,封于苦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东10里)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郤犨食采于苦(故城在今山西解县东,安邑南),号苦成叔,其后有苦成
读音:X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hì【源】 见《类篇》(63)、《集韵》(8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类篇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“袠”当即 “袟”、“帙”之异体,本指包裹书画用的布套,或指物以为姓。
读音:Hǎ哈姓为少数民族姓氏,蒙古族和回族中多有此姓,来源无考。哈姓如今主要分布在河北、江苏、湖北、河南等省和西北等地。哈姓历史人物有元代延祜年间郡监哈珊,为政期间勤政为民。他曾率众开辟河道,既方
读音:Kàngcā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,现代无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ǔ楚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出自芈姓。周成王封颛顼帝高阳氏之裔鬻熊之曾孙熊绎于丹阳,国号荆,后迁都于郢,始改国号楚,后世子孙遂以国为氏。二是源自鲁大夫林楚。楚姓最初发源于今湖北一带,
读音:Suǒěrjǐ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23,63,18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布尔齐〕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清初,满八旗之镶蓝旗人塔那喀,即姓索尔济氏,世居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