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Qiáng

强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源于姬姓,是黄帝玄孙禺彊的后代。二是郑国大夫强之后。三是源于姜姓,齐国公侯公孙强之后。四是少数民族姓氏。如十六国时前秦苻坚后代姓强。

强姓起源于今河南新郑,历秦汉两代,强姓在今安徽宣城一带形成大族,昌盛为强姓丹阳郡望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强姓已分布于甘肃、陕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安徽等地,丹阳郡强姓也有入迁江苏、浙江者。唐时强姓播迁到南方各地,元灭宋时,强姓遍布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四川等南方省份。明末,山西强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陕西等地。自清代至今,强姓遍及东北、西北、西南各地。如今,强姓尤以安徽为多。

强姓历史人物如强蒙,唐大历中江南隐士,在湖州参与颜真卿、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,后结集为《吴兴集》。强蒙精通《论语》,善医术。强至,字几圣,杭州人。宋仁宗庆历进士。善诗文,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为《祠部集》四十卷,曾巩作序,已佚。强行建,清朝人。家贫好学,工诗书,善篆刻,著有《印管》《印论》等书。

强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三十六位。


【音】强氏有襁(Qiǎng)、蔷(Qiáng)二音(17)。且源出不同(63)。参见强(Qiáng)姓。 【源】①春秋时郑大夫强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0)。②金时女真人都烈氏汉姓为强(71)。③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辽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强恰哩氏,后改为强氏(180)。 【望】丹阳(17,60,418)。 【变】亦作彊、〔弜〕(17)、〔強〕(61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5%。尤以安徽多此姓。 【人】强瞻,汉时人(11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卢氏、甘肃之徽县、四川之南江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广韵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并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姓苑》云: “ 《左传》郑大夫强鉏之后。”望出丹阳。 ②又注云: “夷姓。前秦苻坚后(有)强氏。”苻坚,古代氐族人。或音qiáng,亦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尊盧

    读音:Zūnlú【源】 古帝太昊时诸侯,见《三皇纪》。后有尊卢氏(6,12,15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古太昊时诸侯。”以名为氏。

  • 读音:Ă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《姓氏词典》音āi; 今从《汉语大字典》。)

  • 瑶里

    读音:Yáolǐ【源】金姓。奚王府初分五部,为瑶里、伯德、奥里、梅只、楚里,以部为氏(55,71)。【变】亦作〔遥里〕(55,71)、〔姚里〕(56,71)。【人】瑶里孛迭,金时北京路窟白猛安陀罗山谋

  • 读音:mào东莞人有此姓。(见《姓苑》)今明州鄮县有贸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Ěr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。”

  • 读音:shē【音】 奢氏有Shē、Shé二音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奢(Shé)姓。【源】 ①黄帝臣奢比之后(17,60,62)。奢比即奢龙,为黄帝七辅之一。②《国名记》有奢比国,奢氏出此(60)。【变】

  • 野辭

    读音:Yěcí【源】 ①唐时党项族姓有野辞氏(7,15,60)。②南北朝时拓拔部八姓之一有野辞氏(60,62)。【变】 《宋史》作〔野乱〕(40),《新五代史》作野利(52),《通考》作野律(54)。

  • 把利

    读音:bā lì【源】 党项部有把利氏族,见《唐书》(11,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为把氏(62)。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唐书》云: “党项部庆州有把利族一。”

  • 虎夷

    读音:hǔ y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。虎夷,春秋时小国,以国为氏(11,60,239)。【人】 虎夷渠帅,秦末时助番攻秦(11,17,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

  • 读音:bāo【源】 与包同(60,62)。伏羲之后有㚿氏(19,21)。【变】 亦作��、庖、泡、鲍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