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訛三
【源】 西夏人复姓。由汉姓张与蕃姓讹三所合成(95)。
【源】 西夏人复姓。由汉姓张与蕃姓讹三所合成(95)。
读音:Shùzhǎng【源】 庶长,秦时官名。秦、汉时爵分20级,10为左庶长,11为右庶长,17为驷车庶长,18为大庶长,左庶长以上至大庶长皆将军也(62)。其后以官为氏(6,12,17,60)。【
读音:Jiālǔ【综】 元时姓。元世祖时有迦鲁纳答思,畏吾儿人,通天竺教与诸国语(21,57,60)。元代畏吾儿(今译作“维吾尔”) 族姓氏。元世祖时有迦钱·纳答思,通天竺教及诸国语。《元史》
读音:Luòxià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汉武帝时落下闳善天文、地理、历数,巴郡阆中人。《神仙传》有落下公。” 此“以地为氏”。一作“洛下”。《姓氏辨误》 云
读音:Wòtiēgédǎi【综】元时人姓。绰儿马罕,斡帖格歹氏,元太宗时率师西征,留镇其地。子希拉们,从旭烈兀征报达、阿八哈立,守谷儿只(399)。
读音:Màikùli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前锋塔青阿之妻为迈库哩氏(260)。
读音:G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上虞有此姓(279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按: 疑此以器具为姓,若釜氏、碗氏、瓮氏之类。
读音:nán xiāng南国高士全隐遁于南乡,因以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南乡氏,晋高士居隐南乡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)
读音:Hǎnzhā【源】 清满州八旗姓。世居巴颜罗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或改为韩氏(180)。②一作〔韩扎〕(260)。③清满洲镶黄旗有罕察氏(259)。〔罕察〕似即罕扎之异译。
读音:Zésāng藏族 “姓氏”,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。此“姓” 系理塘县公安局提供。藏俗农历初三出生的人,常取此以为名,而成“泽桑× ×”,遂或依汉族姓名构造习俗,以 “泽桑” 为姓,“×
读音:Wǎn’ēn【综】 德昂族姓(克勒名)。世居云南镇康木厂区大寨,汉姓为金(14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