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ǐ

【音】 作为姓时音起(Qǐ),见《集韵》(80,86)。今亦音自己之己(Jǐ)。【源】 ①以姓为氏,系自己姓。相传黄帝之子得姓者有十四人,而青阳、夷鼓同为己姓。青阳即少昊、少皞氏也,亦称金天氏。金天氏之子台骀之后有己氏(4,7,9,89)。夏时诸侯苏氏(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30里)、周时诸侯郯(故城在今山东郯城西南)子,皆其后也。商纣王妃妲己,乃苏氏之女(7)。②高阳氏之裔有己氏。古有己国,见《郡国志》,即南郡邔县(故城在今湖北宜县东北),以国为氏(17)。古国顾(故城在今山东鄄城东北)、昆吾(故城在今河南许昌,曾迁濮阳)、温(故城在今河南温县)等均为高阳氏之后,己姓(12,21,98)。③相传黄帝封伏羲(亦称太昊)之裔于任(故城在今山东济宁)为己姓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此乃风姓之己。【变】 一作〔邔〕、亦作起(17)。【望】 高密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黄梅(361)、台湾高雄(68,26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卫辉(287)、河北乐亭(334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己茂,汉时太常卿(12,21)。但张澍考证,己茂在《汉书》中为巴茂(26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围场、山西之太原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(己),音‘自己’之‘己’。昆吾之姓也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黄帝子青阳、夷鼓,同为己姓。”③其引《路史》云:“金天氏子臺 (台) 骀之后有己氏。” 昆吾,古国名;金天氏,或云古帝少昊称号。

汉代有己茂,太常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ǔ许姓来源有三个。一是出自姜姓, 为炎帝的后裔, 以国为氏。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, 建立了姬姓国———西周。周成王分封诸侯, 其中许国是姜姓诸侯国, 其始祖为文叔, 也称为许

  • 有扈

    读音:yǒu hù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夏禹之后分封之国有有扈,故城在今陕西户县北20里,后为启所灭,其子孙以国为氏(7,60,87)。一说,系自己姓,夏时侯国,高阳氏之后(17)。【变】 后改为扈氏(8

  • 读音:Quà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4)、《广韵》(11)。②唐时南诏国王(劝龙晟)之姓(14,15,21,62)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(91)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古口

    读音:Gǔkǒu【源】 汉时有古口引(15,21,63)。一说,古口为汉魏时代北人姓,为古口引氏所改(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汉古口引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

  • 读音:Wèi【综】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上有慰姓(427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、上海(91)、山西代县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辽宁之昌图,山东之长治、晋城、忻州、洪洞

  • 读音:Biān【变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字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ao敖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帝颛顼之师大敖的后人以祖辈名字命姓,有敖姓。二是出自芈姓,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凡是被废或被弑得不到谥号者,均称之为敖,其后有敖姓。敖姓望族

  • 挹怛

    读音:Yìdàn【源】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即哒氏。

  • 读音:jiā春秋有夹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幺伏

    读音:Yàfú《姓氏词典》有载, 其注“伏”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云: “鲜卑姓。源于乞伏氏。鲜卑乞伏部帅,因以为氏,又别为幺伏氏、幺燕鸟 (氏)”,(按:疑“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