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勒
【综】 彝族姓。曲比、阿肯等家支均有吉勒姓。属曲比家支的亦称〔永特吉勒〕(375)。
【综】 彝族姓。曲比、阿肯等家支均有吉勒姓。属曲比家支的亦称〔永特吉勒〕(375)。
读音:Tái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据说后稷为帝尧的农官,因功封邰,子孙就以邰为姓氏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南北朝时,北魏鲜卑族有大利稽氏,入中原后改为邰姓。邰姓
读音:Ré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、花莲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Wě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利津(356)、新泰(359)、山西平陆(298)等 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卢氏县、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卢氏县公安局提供;《山
读音:Hézhérì【综】 赫哲族姓。汉姓为何(186)。
读音:zhǐ【源】 齐太公之后有指氏(60,62)。【布】 甘肃永昌有此姓(392)。现行罕见姓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并注其源: “齐太公之后有指氏。
读音:Zhū诸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。刘邦封故粤王无诸为闽越王,后代以他的名字作为姓氏。二是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期鲁国有诸邑,大夫食采于此者,后代以封邑为姓。诸姓早期活动于东部
读音:Kūn/Kuen,Kwu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清时有崑寿,汉军正白旗人,本姓李,道光中曾任广东中军游击,其后或有以崑为氏者。又,明时王叔承,异名崑仑山人,清时黄叔琳,异名崑
读音:Pà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、陇川、盈江,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傣族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ē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载,其注云: “罕见姓,现代北方有。”末详其源。
读音:Bāpí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