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口
【源】 汉时有古口引(15,21,63)。一说,古口为汉魏时代北人姓,为古口引氏所改(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汉古口引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古口引,汉人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(古口)为三字姓 ‘古口引’ 所改。” 然而,汉代及其以往,未见“三字姓古口引”; 北魏时代北地区有 ‘古口引”氏,汉人何以承改二、三百年后之鲜卑族姓?其中定然有误,姑存疑,收录以备考。
【源】 汉时有古口引(15,21,63)。一说,古口为汉魏时代北人姓,为古口引氏所改(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汉古口引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古口引,汉人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(古口)为三字姓 ‘古口引’ 所改。” 然而,汉代及其以往,未见“三字姓古口引”; 北魏时代北地区有 ‘古口引”氏,汉人何以承改二、三百年后之鲜卑族姓?其中定然有误,姑存疑,收录以备考。
读音:Běixiā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7,60)。以所居为氏,如南乡之类(60,61)。按,汉时有北乡国,故城在今山东旧青州府境内,又北魏时置北乡郡,故治在今山西荣河北。北乡氏或系
读音:Àixīnjuéluó【源】 清时皇室姓,发祥于东北长白山之东鄂多理城,族名满洲(23)。【变】 ①清末以后,居于北京等地改姓金、罗等;居于辽宁新宾等地改姓肇、罗、依等;居于辽宁辽阳等
读音:Mí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。春秋战国时,楚国有大夫受封于南郡糜亭,其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姓,称糜氏。二是以祖上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期楚国有工尹(官名),名糜,他的后人以祖
读音:Chájiān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Duǒcāng藏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或以部名为姓,略而称“朵”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
读音:Fángdāng【源】 ①拓拔八姓之一为房当氏(60,62)。 ②唐时党项以姓别为部,亦有房当氏,见《唐书》(7,1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注云: “拓
读音:Táichǔlū历史上西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西夏有武节大夫台楚噜忠毅。未道其详。
读音:Sōng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何硕色之妻为松佳氏(260)。
读音:Zhēn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古今姓氏收辨证》注云:“黄帝子得姓者十四人,其一曰蒧氏。”邵氏《姓解》曰:“蒧与箴皆音‘针’。”疑葴、蒧、箴,本一姓,传抄之误,后因
读音:Dǔ/Du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东有此姓(68,26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