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xī【源】 ①相传神农氏之师悉诸之后(60,62)。②或为悉云、悉罗、悉居氏所改(60,62)。③宋时党项人姓(96)。【望】 宛邱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
读音:Qí【综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或以艺名为氏,今大陆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: 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载,未详其源。(按:
读音:jiān【源】 ①源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子兼之后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60)。②战国时魏公子兼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5
读音:Nāmùdūlǔ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姓纳谋鲁氏,以姓为氏(23)。一说,那木都鲁系地名,以地为氏(61)。凡十一派,出那木都鲁、绥分、浑春、长白山、萨兰、瓦尔喀、哈达、倭济、倭赫
读音:Luò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6),《广韵》(11)。春秋时卫国贤者络疑之后(7,9)。②洛侯,春秋时小国,即雒,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,其后有络氏(17)。 【望】巴郡(17,418)。 【布】湖北黄
读音:Liúzhé【源】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Zhēnqǐ【综】清镶蓝旗蒙古护军常安保之妻为真启氏(260)。
读音:zhuān xū高阳颛顼之后。(见《姓考》)
读音:Tū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80)。②柳城突氏系勿吉国人姓(243)。勿吉,为北魏时东北三江平原上部落,源于肃慎,后发展为七部,其中黑水部系女真族先民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
读音:Lā/Iha【综】 见《平陆县志》(298),现无此姓。